【原文】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问题】
8、本文的作者是【 】,节选自《【 】》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分)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陈胜以“公”、“壮士”等来称呼“徒属”,使自己的话语更有感染力。
B、“遇雨”、“失期”、“失期当斩”是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根本原因。
C、为激励众人勇敢起义,陈胜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号召。
D、陈胜、吴广“并杀两尉”是为了激化矛盾,激发徒属起义决心。
【参考答案】
8.(1分)司马迁
(1分)史记
9.(3分)假使侥幸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疆受折磨而死的人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
10.(3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