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8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作者:未知文章ID:32395浏览:

【原文】
    (A)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B)“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问题】
    1.两个选段分别出自哪部文学名著?作者是谁?(2分)
    (A)出自《【    】》,作者是【    】。
    (B)出自《【    】》,作者是【    】。
    2.选段(A)的莎莉文老师与选段(B)的“先生”在教育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你更欣赏哪一种教育方式?说说你的理由。(4分)
    3、比较这两段文字在叙事艺术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分)

【参考答案】
    1.(2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朝花夕拾》,鲁迅(每空0.5分)
    2.(4分)A段中的安妮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式是:耐心引导,循循善诱,注重实际体验,尊重学生;B段中的私塾先生的教育方式是死记硬背、严厉要求、师生等级森严,但教学方法还是循序渐进。(2分)
    回答后面一问,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2分。参考示例:
    (1)我更欣赏安妮沙利文的教育方式,因为她教育学生循循善诱,耐心引导,讲究师生平等,在民主的氛围中,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优秀学生。
    (2)我更欣赏私塾老先生的教育方式,他虽然严厉,但严师出高徒,正是他的严格教导,循序渐进的教育,鲁迅先生从小便打下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为他日后弃医从文奠定基础,并最终成为文学大师。所以这种看似古板的教育方式,也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
    3.(4分)相同点:两篇散文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叙述穿插了个人体验,叙述语言平实,富有艺术感染力,如海伦在老师引导下体会到水是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鲁迅向老师发问遭拒绝后感慨“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表达了对这种呆板的教育方式的批评。(2分)不同点:A段叙述中包含抒情,抒情色彩更浓,B段中叙述夹杂着议论,更多的是理性批判。(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