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常吃山珍海味的人,往往到头来觉得家常便饭最合胃口。这同样适合于聪明才智之人,对于聪明才智之人,如果不能归之于平淡,就会好名、好利、好色,即使可能轰动一时,都会由于易招怨端,最后往往不容易持久善终。
刘邵在《人物志》中这样探讨人的“质量”:他认为对一个人来说,“中和”最为珍贵。而中和的特质,就在于“平淡无味”。最近也常会听人这样讲:“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句话的确有一定的道理,想要经历辉煌,没有平淡的心境是不能达到的。这似乎和一些畅销的武侠书中所描述的剑客的层次有一定相通之处,比较低层次的剑客能做到“举重若轻”,稍高的达到“举轻若重”的境界,而最高的层次则是“无剑胜有剑,剑不在气在”的境界。
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能做真正意义上的返朴归真,那才是一个真正具有大智大慧的人。
《人物志》中也记载:“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如果一个人穿着非常朴素的衣服就已经十分漂亮了,那么将来加以合适的装扮,必然就更加出色。一个人只有懂得谦虚内敛,博学多问,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人才。
其实,真正美丽的女子,是不需要什么装扮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保留最近于天然的美丽而不加什么多余的装饰,更能显示出本身的美貌。现代衣服愈华丽,人就愈加不漂亮了。保持自然的纯净,于平淡之中显神奇,此真正之才也。
歌德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只有两条路可以通往远大的目标,得以完成伟大的事业:力量与坚忍。力量只属于少数得天独厚的人;但是苦修的坚忍,却艰涩而持久,能为最微小的我们所用,且很少不能达到它的目标,因为它那沉默的力量,随时间而日益增长的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
其实,这里所说的坚忍又何尝不是一种“平淡”的作风呢?千万不要总期望自己是那种得天独厚的人,真正得天独厚的人是极其少的,而许多成功人士事实上都是很普通的人。相信这样一句话吧:“坚忍是成功的一大因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必会把人唤醒的。”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出身贫寒,13岁上街卖报,14岁在一个钉书店当学徒,只有晚上和假日学习。后来他进了英国皇家学院,在物理学家戴维身边做实验员,工作之苦,如同仆役,受尽欺侮。1831年,戴维去世了,他接替了戴维的全部工作。这时,法拉第才真正开始从事物理学的研究,但他已是40岁的人了。过去的25年,仅仅是为此做准备。
法拉第上任的第一天,助手们纷纷来祝贺,他却谦逊地挡住说:“我不是戴维那样的人,他是个发明家,年纪不老就离开了人世,只活了51岁。他的精力消耗得太快了。我们可能比他活得长久些,因为我们都很珍惜自己。我们所研究的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将戴维已经做过的事情加以验证和观察罢了。”
他还说:“戴维是个天才,也许是他有比较大的干劲。然而只有天才进行创造,我只不过把天才所创造的事进行到底。”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这项发现是他十年来科学研究的顶峰。在那些日子里各种诱人的建议纷纷而来:多达原来十二倍的工资在诱惑着他,各种不同的职务在等着他,英国贵族院授予他贵族封号,皇家学会聘请他为学会主席。所有这些,法拉第都一一予以谢绝。
法拉第对妻子说:“上帝把骄矜赐给谁,那就是上帝要谁死。我父亲是个铁匠的助手。兄弟是个手艺人。曾几何时,为了学会读书,我当了书店的学徒。我的名字叫迈克尔·法拉第,将来刻在墓碑上的唯有这一句而已!”法拉第就是这样的谦虚,这样的平淡。
甘于平淡,并不是甘于平庸,平淡的人是一种蓄势待发的人,是心胸宽广的人,他不会妒忌别人的出色才能,相反会十分欣赏和赞同别人的长处。对于表现良好的人,也能非常乐于向他学习,并且诚心诚意地接纳他。若非平淡中和,恐怕很难达到这种地步。
心胸宽广的人,才会谦虚。因为这份谦虚,他才会多问,多学,多看,多听,通过如此的过程,才能真正做到知微也知显,知柔也知刚,知外也知内,知己也知人,从而成为真正的全才,彻底摆脱偏执一端,眼光狭隘,见木不见林的弊病。
【问题】
17.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8.指出第二自然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并说说其作用。(3分)
19.文章倒数第二段可以删去吗?为什么?(3分)
20.请以“坚忍是成功的一大因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必会把人唤醒的”这句话为论点,补充一个典型的事实或道理论据。(2分)
【参考答案】
17.一个人做到了甘于平淡,才能成为真正的大智慧的人。(或“一个人做到了甘于平淡,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18.引用论证(或道理论证)
作用:论证了平淡的心境对于人的意义。
19.不能删,这一句使论述更严谨,表达更严密。
20.能举出名言或典型事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