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7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作者:未知文章ID:32718浏览:

【原文】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问题】
    5.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2分)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树林阴【翳】(    )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
    (3)月色入【户】(    )
    (4)【念】无与为乐者(    )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水落而石出者    而山不加增
    B.禽鸟知山林之乐    岂他人之过哉
    C.醒能述以文者    以其境过清
    D.相与步于中庭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分)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分)
    9.欧阳修与苏轼同是被贬之人,他们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细微差别,请说出他们的异同点。(4分)

【参考答案】
    5、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分,每处1分)
    6、①遮盖、遮蔽
    ②以……为乐
    ③门、门窗
    ④想、想到
    7、(3分)B
    8、(5分)①要说那太阳一出来,林中的雾气立即消散净尽,等到烟云回聚,山岩洞穴显得昏暗阴沉。(3分,其中:若夫、开、归、暝,各0.5分,句子的通顺与否1分。)②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2分,其中:但、耳各0.5分,句子通顺与否1分)
    9、共同点:都有旷达的胸襟,乐观的心态(2分,答出一点即可得分)不同点:欧阳修:抒发了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排遣忧愁的复杂情感。苏轼: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有自嘲、自解的心态。(2分,意对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