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鱼网又何妨

发布时间:2017年1月7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作者:未知文章ID:32790浏览:

【原文】
    晒晒鱼网又何妨
    ①中国有许多内涵丰富,设喻生动,寓含着深刻哲理的俗谚成语,读后当发人深思;但也有一些【    】贬偏激,扬【    】失当的,今天应重新作辩证的分析。
    ②就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吧。它与“一曝十寒”同义,都是贬损那些工作与学习时常中断,不能持之以恒,以至一事无成者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所言极是。但反过来想想,天天打鱼,从不晒网,又当如何呢?且不说人的体力能否坚持下去,就是网,也会因长期浸泡得不到晾晒而霉烂。没有网,又怎么能打鱼?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既能调节人的体力,又能延长网的寿命,有利于更长期、更大量地打到鱼,【这岂不是一种科学的生产方法?】
    ③既然人们常用谚语来比喻学习和工作上的情况,那不妨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学习与工作是否需要“晒网”。我们知道,金属机件长时间、超负荷地运转,就会因“疲劳”而断裂,更何况有血有肉的人呢?生理学告诉我们,当人的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过于疲劳时,若不适当休息,就不能恢复功能,提高效率。学习与工作老是处于紧张、疲劳状态,往往事倍功半,难以取得最佳效果。可见,学习、工作不能排斥休息。【“晒网”,就是为了保护鱼网,以利于多打鱼;】休息,是为了调节大脑和体力,以利于更好地学习、工作,收“事半功倍”之效。
    ④古今中外,许多在事业上有伟大建树的人其实也并不总是夜以继日的;适当的休息、娱乐正是他们更有成效的工作的开端,只不过他们“晒网”的方式各有特点罢了。大文豪鲁迅惯于夜深人静之时秉烛而书,但他下午是必须睡觉以消除疲劳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常常在较长时间的写作之余,写几首小诗自娱,或演算几道数学题调节头脑。东晋文学家嵇康读书之余爱鼓琴;不少当代科学家们都喜欢在余暇时间养养花。至于革命领袖们喜欢钓鱼,爱好桥牌,擅长弹琴……我们听到的还少吗?
    ⑤古人说得好:“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工作学习与休息,也是一张一弛。“弛”是为了“张”;没有“弛”,又何来“张”?为了多打鱼,打好鱼,又何妨经常晒晒“网”呢?

【问题】
    13、联系上下文,在下列词语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2分)
    但也有一些【    】贬偏激,扬【    】失当的,今天应重新作辩证的分析。
    14、第②段加点的“这个意义”指的是:【    】(2分)
    15、第③段画直线的句子中,“晒网”比喻的是【    】;“打鱼”比喻的是【    】;“鱼网”比喻的是【    】(3分)
    16、本文的论点是:【    】(2分)
    17、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第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2分)
    18、第①段中说,我国许多俗谚成语,“今天应重新作辩证的分析”。请另举一例作这样的辩证分析。如:【    】,原指:【    】;今则可用以表示:【    】(3分)

【参考答案】
    13、褒
    抑
    14、贬指那些工作与学习时常中断,不能持之以恒,以至一事无成者
    15、休息
    学习、工作
    大脑和体力
    16、要调节好工作、学习与休息的关系(或:“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工作应保证必要的休息”、“工作学习与休息,是一张一弛的关系”)
    17、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18、“开卷有益”
    打开书本就有好处
    “开卷未必有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