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不是照搬历史

发布时间:2017年2月21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作者:未知文章ID:32976浏览:

【原文】
    文化传承不是照搬历史
    ①中国传统文化历时五千年,虽与中华民族的前进同步,但也出现了文化的长期沉积问题。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
    ②比如尊师重教,就要注意批判地继承。不久前,北京凤凰岭书院开学典礼上,学员身着灰色长衫,双膝跪地叩首,双手奉茶谢恩,跪拜老师。此事引发强烈争议,很多网友认为,如此跪拜是一种倒退。
    ③“我们拜的不只是老师,还有传统文化。”凤凰岭书院跪拜者这样的自说自话,遭到了广大网友的非议。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跪拜这种现象?跪拜尽管是一种传统礼仪形式,曾经包含着特定的文化伦理内涵,但是这种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其内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因为文化传承不是照搬历史。在今天,跪拜早就背离了现代文明,依然没有摆脱封建思想,还增加了庸俗的江湖气息。这不是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而是落后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
    ④传统文化并非全部适合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不能完全照搬历史。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如爱国主义的崇高境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谐统一的博大胸襟,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怀,就应该继承和发扬。
    (原文有删改)

【问题】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持有正确的态度,谨慎对待。
    B.中国传统文化已落后于时代,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没有必要传承。
    C.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历史,而要去粗取精。
    D.跪拜是传统礼仪,学生给老师行跪拜礼是表示尊重,应该完全照搬。
    19.下面一则材料,如果作为论据放在文章第③段和第④段之间,请你完成下面两项任务:(1)为材料加上首括句;(2)在材料后加两句话,分析这则材料并得出结论。(3分)
    安徽省六安市以“二十四孝”故事为题材制作了一批街头公益广告牌。广告牌上包含“百里负米”“卖身葬父”“卧冰求鲤”等大家熟悉的典故。在“埋儿奉母”的广告插图上,画着一名男子正拿铁锹在树林里挖坑,一个妇人抱着小孩站在一边。这则典故的大致意思是:因为家庭贫穷,丈夫害怕有了儿子后不能侍奉老母亲,于是决定挖坑将儿子活埋。
    答:(1)【    】
    (2)【    】
    20.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表明你对建造“中华文化标志城”的态度,并结合文章内容陈述你的理由。(4分)
    【链接材料】
    山东济宁是孔孟故里。当地政府计划斥资300亿元人民币在济宁建造“中华文化标志城”。其理由是,“中华文化标志城”一旦建成,就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答:【    】

【参考答案】
    18.C
    (共3分。如选A得1分)
    19.(1)示例:再比如传承孝道,也要注意批判地继承。
    (2)示例:人是要讲究“孝道”,但用活埋自己儿子的办法来侍奉母亲,表达孝顺,绝对是一种极其愚昧、极其残忍的行为。这不是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内容,而是腐朽的东西,必须摒弃。
    (共3分。(1)1分,(2)2分)
    20.示例:我对建造“中华文化标志城”持否定态度。文中论述了传承传统文化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继承发扬那些积极向上的内容。建一座“中华文化标志城”就当是传承传统文化,这显然有只重形式而忽略文化内涵的作秀之嫌。真正的传承是要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其得以弘扬。
    (共4分。表明态度1分,结合文章1分,陈述理由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