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根据太阳在

发布时间:2017年5月23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9日作者:未知文章ID:33497浏览:

【原文】
    【甲】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划分并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由于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故二十四节气也就以这一带为依据建立起来。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有了二至和二分这四个大节气。当时是利用土圭(一根直立于地面的杆子)测量日影的长短来确定的。中午土圭影子最短的一天是夏至,最长的一天是冬至;夏至到冬至和冬至到夏至季节变换中,土圭影子适中,昼夜平分的那两天就是秋分和春分了。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四季。到秦汉年间,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由落下闳、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为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物候、气候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同时对同纬度的日本、韩国、朝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乙】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很有特点,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又称八位,其命名令人一目了然。另外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这四个节气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和作物的长势及成熟情况,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还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这十二个节气则反映了降水现象、气温的变化以及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从以上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中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    】、【    】、【    】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当然,我们必须关注的是两千年的气候变迁,其实用性有所下降。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南北有差异,东西各不同。故陆游诗里对此有点睛之句:“A”还由于同一纬度高度不同也是造成气候变化的因素,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难怪诗人白居易游庐山大林寺,才会写下这样的诗句:“B”
    【丙】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的语言,中国人善于遵从自然之令,来调整农业生产和生活。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在大部分地域,节气还是可以指导农业生产的;因之而产生的民俗、民谚,已然成为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水乳交融。如“C”又如柿子有润燥止咳的作用,因此有霜降吃柿子防感冒一说。与此相似的习俗,可谓林林总总,诸如立春吃春卷,立秋贴秋膘,冬至吃饺子……一年365天,因为有了二十四节气,也不再是机械、冰冷的阿拉伯数字,每过15天,生活这个舞台的背景就会被更换一回,那是鸟飞鱼跃,绿满窗前,天心月圆。让人不禁想起杜甫的诗:“D”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二十四节气的特征已不很明显,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二十四节气?是相信它是灵丹妙药,还是视其为糟粕?

【问题】
    17.文段【甲】先说明【    】,再说明以黄河流域为依据建立节气的原因,接着说明【    】,最后阐释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及影响。(2分)
    18.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在【乙】文段的横线上依次填空。(3分)
    从以上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中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    】、【    】、【    】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19.根据下列各句内容,请分别选择填入文中ABCD四处。(4分)
    ①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正盛开。
    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④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

【参考答案】
    17.(2分)节气的含义、节气的发展历史
    18.(3分)依次为反映了季节、物候、气候变化
    19.(4分)④②①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