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一】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
[注]桃花怒放,艳红似火。姑娘出嫁,给夫家带来和美。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王风·黍离》
[注]那黍子行行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儿。缓慢地走着,心中恍惚。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
[注]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材料二】
(1),早在《诗经》中就见到了它们的身影。比如:《风》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来赞颂竹子一般的修养和德行;《小雅》用松树的生命力长久来比喻子孙绵延不断;《大雅》有“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其意是说柞树都已砍完,苍松翠柏还直立山间。竹柏由此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延续了下来。至于很早就见诸《诗经》的(2)更是饱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历代诗文中传承着。
A.(1)文学意象最常见的就是植物 (2)“蓬”、“蒌蒿”、“茅”、“浮萍”
B.(1)文学作品中经常见到植物意象 (2)“硕鼠”、“羔羊”、“螽斯”
C.(1)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植物意象 (2)“硕鼠”“羔羊”“螽斯”
D.(1)常作为文学意象出现的植物 (2)“蓬”“蒌蒿”“茅”“浮萍”
【材料三】
植物名
|
花木之语
|
《诗经》来源
|
棠棣
|
手足
|
《小雅》中称颂道:“棠棣花开,光艳明丽,天下之人,莫如兄弟。”
|
艾蒿
|
相思
|
《王风·采葛》中感叹道:那个采摘艾蒿的人哪,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①
|
②
|
③
|
(1)选择【材料一】中任一诗句,摘抄在下面方格中。要求:准确,工整,美观。正楷和行楷皆可。(3分)
(2)我们所学的《诗经》篇目中也有含花草的诗句,如“【 】,【 】。”(1分)
(3)阅读【材料二】,根据上下文判断空格处应选的正确项是【 】。(1分)
(4)在【材料一】【材料二】中任选一种植物,完成【材料三】的表格。(2分)
①【 】
②【 】
③【 】
(5)有同学说:“《诗经》里的植物意象传承的都是乐观美好的情感。”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阐释。(2分)
【参考答案】
(1)(3分)书写规范端正得2分,且美观漂亮得3分)。
(2)(1分)示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3)(1分)D
(4)(3分)示例:①杨柳
②不舍、留念
③《采薇》中写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示例:①竹柏②坚韧③《大雅》中写到:柞棫斯拔,松柏斯兑。
示例:①桃花
②美满
③《周南》中写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用原文或者译文都可)
(5)(2分)不同意。(1分)有很多植物所包含的是悲凉、哀伤甚至是消极的意思。(1分)比如:“桃之夭夭”已经变成“逃之夭夭”,成为了一个贬义词。(1分)(再比如:“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再比如:“蓬”“茅”等都是飘零、漂泊无依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