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桥游记

发布时间:2017年6月22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5日作者:王士祯文章ID:33801浏览:

【原文】
    红桥游记
    王士祯
    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舟,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桥四面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治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然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等诸子偶然漾舟,酒阑兴极,援笔成小词二章,诸子倚歌而和之。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也。

【问题】
    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循小秦淮折而【北】(▲)
    (2)丽人【靓妆】袨服(▲)
    (3)【颇】尽四时之美(▲)
    (4)顾而【乐】之(▲)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
    A.颇尽四时【之】美    能以径寸【之】木
    B.寡人反取病【焉】    惧有伏【焉】
    C.予【数】往来北郭    广故【数】言欲亡
    D.有桥宛【然】    满坐寂【然】
    1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
    (3)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
    ▲
    14.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有哪些变化?(3分)
    ▲

【参考答案】
    11.(4分)(1)向北;(2)名词作动词,化着漂亮的妆;(3)很;(4)以……为乐(或“感到快乐”)。(每空1分)
    12.B(3分)
    13.(6分)⑴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2分)
    ⑵老人小孩,一同高高兴兴自得其乐。(2分)
    ⑶六七月间,荷花开花了,香气使几里外的人闻到。(意对即可)(2分)
    14.(3分)作者最初感到快乐(顾而乐之)(1分);等到“登桥四望”,开始“徘徊感叹”(1分);最后想到“红桥之名”传于后世,心胸旷达(1分)。(每点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