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惠子相梁 【乙】涸辙之鲋

发布时间:2017年7月25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作者:未知文章ID:34036浏览:

【原文】
    【甲】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刍鸟,子知之乎?夫鹓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刍鸟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涸辙之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①,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②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③,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节选自《庄子·外物》)
    【注】①邑金:封邑的收入。②波臣:水族臣民。③常与:时常在一起的。此指水。

【问题】
    14.给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鹓刍鸟发于南海”与“故往贷粟于监河侯”中的“于”意思相同。
    B.“仰而视之曰”与“激西江之水而迎子”中的“而”用法相同。
    C.“其名为鹓刍鸟”与“子何为者耶”中的“为”意思相同,都可解释为“是”。
    D.“惠子相梁”中的“相”与“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中的“活”用法相同。
    16.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
    (2)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
    17.下列句中加点词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1)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2)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
    18.【甲】【乙】两文中庄子都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其用意分别是什么?(4分)
    ▲

【参考答案】
    14.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3分,每处1分)
    15.B(3分)
    16.【示例】(1)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2)你竟然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6分,每小题3分)
    17.【示例】(1)“恐”“搜”写出了惠子害怕庄子来取代他的相位,从而做出全城搜索的举动,体现了惠子看重功名,心胸狭窄的形象。
    (2)两个“将”表明监河侯不想借粮食给庄周,又假装仁义空口许诺,体现了监河侯虚伪吝啬的形象。(4分,每小题2分,结合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18.【示例】【甲】文中庄子讲鹓刍鸟的故事,既表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态度,又辛辣地讥讽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又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乙】文中庄子讲涸辙之鲋的故事,讽刺了监河侯在别人困难时不肯出手相助,只会用貌似慷慨的大话来敷衍的虚伪之态。(4分,【甲】【乙】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