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人生

发布时间:2017年8月7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作者:王呈伟文章ID:34167浏览:

【原文】
    窗外人生
    王呈伟
    ①窗子里的人喜欢往窗外看,看外面的景物随四时而变化。看春天花开;看冬日雪落;看风乍起,吹皱一池秋水;看雨飘落,路上的行人在夏雨中匆匆走过……
    ②人确实需要向外看的勇气,不能囿于一室之中,泯灭突破樊篱的渴望。人在屋里憋闷得久了,倦了,懈怠了,视角就凝固了:这不是体力上的疲惫,而是心智上的衰竭。【这时就需要窗子里的人走到窗前,适时放飞一下郁闷的心情,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思想就不会霉掉。】人只有在天地间才会多一些悟的灵感和做的创意,从容淡定之中,情感才能归于平和,真知方可还原朴素。【生活在高楼大厦中被钢筋水泥日益挤压的人群不应只有伏案工作这一种姿势,人的生命也不应只有勤奋这一种底色,人的视野更不该只有室内这一种视角!】什么时候能表现出那临窗极目的舒昂,这不仅是一时的心情,更是一种人生的气度。
    ③唐人的窗外别有一番天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门窗俱开的气势也只有唐人做得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凭高远望,极目江河湖泊,才能看懂化外之境,天地间凝结的浩然之气被唐人尽收眼底,一览无余。这不仅仅是一个视角的诗化,一种眼光的睿智,更是一种胸襟的开放,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缩影。那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价值观,传承为史书中的一脉奇香,引领后来人书写自己的人生,唐人的诗性内含风骨,高蹈得让那些只会追逐利益的后人满面含羞。
    ④宋人的天地似乎是小了些。“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天空从方塘中赏鉴;“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情感的交流也要隔着墙,已然没有了穿行天地间的大气,仅剩下移花接木的才气,收回可极八表的目光,定格成“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偷闲。从此大宋庭院的天空悬挂上一颗颗多感的心,从“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与自信,演变成“倚门回首”的秀气与精致,目光不再远行,直把雕塑雕成了饰物,放在手中把玩,舒缓自己难以排解的感时伤情。即便宋人有将山水缩拢成寸的智慧,可这窗外庭院的视角是狭隘多了。
    ⑤清人是背着一种负担看窗外的,平添了许多无奈,把凭窗的浩叹写进小说,借形象的虚拟隐晦地传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冷眼旁观。蒲松龄的聊斋算是打开了一个与普通人对话的轩窗,让山野之人进来.让渔夫樵子进来,让他们身上的清新之气驱散狭小空间封闭了太久的腐气,晦气,浊气……可这种胸襟只体现在落第举子的身上,是大清一代学子的悲哀。曹雪芹来得率性,径直走到外面,从广阔的天地反观自己的书斋,悟通了人世间的百态人生,“世事洞明皆学问”——他饿着肚子依然能行走在大天大地里,用历经风雨饱润沧桑的笔触写出了惊世骇俗的文字,这是行走在天地间高傲的灵魂,是真正的读书人最后的尊严。【在这本可窥一个王朝背影的大书中,让人看到了从兴盛到末路的历史,他开的是封建社会的天窗,容尽了世间的沧海桑田、风花雪月。】
    ⑥凭着这一扇扇历史中的大窗,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史册的书香中向我们走来,用生命奏出金石般的声响,叩开我们日益禁闭的心扉。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埋头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窗下囚徒,要从窗内的局促中走出来,任目游万仞,让思想远行。

【问题】
    17.临窗极目,“不仅是一时的心情,更是一种人生的气度”。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唐人、宋人、清人的人生气度各有哪些特点。(3分)
    (1)唐人:【    】
    (2)宋人:【    】
    (3)清人:【    】
    18.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
    在这本可窥一个王朝背影的大书中,让人看到了从兴盛到末路的历史,他开的是封建社会的天窗,容尽了世间的沧海桑田、风花雪月。
    19.简要说说语句的表达特点。(6分)
    (1)这时就需要窗子里的人走到窗前,适时放飞一下郁闷的心情,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思想就不会霉掉。
    (2)生活在高楼大厦中被钢筋水泥日益挤压的人群不应只有伏案工作这一种姿势,人的生命也不应只有勤奋这一种底色,人的视野更不该只有室内这一种视角!
    20.人为什么要有开窗向外看的勇气?凭着历史的大窗,历史人物的窗外人生给你什么启示?(4分)

【参考答案】
    17.唐人:开放大气,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宋人:视野狭隘,伤情敏感,精致细腻。清人:封闭守旧,感伤无奈,冷眼旁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文章中提炼要点。从③④⑤三段中选取中心词便可概括出三个朝代人们临窗气度的特点。
    18.曹雪芹走出书斋,在广阔的天地间审视封建社会,他的小说反映了封建王朝兴衰成败的发展轨迹,融汇了人世间的爱恨情仇。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解答时
    要抓住几个关键词“天窗”“沧海桑田”“风花雪月”,特别要突出对它们比喻意味的理解。
    19.(1)敢飞心情,晾晒思想,把“心情”“思想”化抽象为具体,“放飞心情”即排除压力,舒展心绪,生动形象地展示临窗极目时人的心情的畅快与愉悦。“晒思想”即“解放思想”,“霉掉”即“腐化变质”,这种形象化的说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2)这句话运用了排比手法,显示人临窗极目的必要性,语气强烈,语意酣畅。(或:“在高楼大厦中被钢筋水泥日益挤压”运用了夸张手法,表现都市人生活与视野的狭隘。或:“只有勤奋这一种底色”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只知道勤奋伏案工作的单调)
    解析:这两小题要求从句子的语言表达特点角度作答。一般来说,两道题目角度应各有侧重。比如第(1)题“化抽象为具体”,第(2)题则从修辞手法角度回答,排比、夸张、比喻均为常用的修辞手法,另外还要结合句意,答出表达效果。
    20.开窗向外看可以突破樊篱,克服心智的衰竭,放飞郁闷的心情,显示人生的大度,让思想远行;囿于一室,视野狭隘,心智衰竭,心情郁闷,思想陈腐,心扉日益紧缩。
    启示:透过历史人物的窗外人生可以看出,人只有胸襟开放,开阔眼界,才能显示人生的气度与自信,才能彰显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以及感悟启示。练合第②段和最后一段,从正反两个方面作答都可以。感悟或启示一般要立足于现实,比如文本是透过历史人物谈窗外人生,回答启示时应回到生活实际,让文章更有现实意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