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递 在我国古代,纸还没有发明以前,常见的“信”是用漆书

发布时间:2017年8月28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6日作者:未知文章ID:34503浏览:

【原文】
    (一)

    (二)
    在我国古代,纸还没有发明以前,常见的“信”是用漆书写在薄木板上的,叫做木牍。由于木牍一般一尺长,故又称为“尺牍”。后来,有人把信写在绸子上,叫做“尺素”。唐代张九龄诗云:“委曲风波事,难为尺素传。”尺素指的就是“信”。“鲤鱼”也可指代书信,典故出于汉乐府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三)
    信笺信笺指信纸。“花笺”是一种小篇的用华贵纸张制成,并饰有花纹的信纸。古时著名的花笺很多,有五色笺,锦色笺,百韵笺,凤尾笺等。或出之于吴,或出之于巴蜀。最著名的是蜀笺中的薛涛笺。
    信封我国最早的信封是用木板制成的。秦汉时,公私书信大多是写在竹简或木笺上,然后用两块刻成鲤鱼形的木板,作为一底一盖,将笺牍夹在中间。这种木板可算是历史上最早的信封。到了唐代,自贞观年开始,就用朝鲜厚茧纸制信封,形若鲤鱼,两面俱画鳞甲,腹中可以藏书,名曰“鲤鱼函”。
    信使古代称使者为“信”或“使”,合之为信使。如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故遣信使,晓谕百姓以发卒之事。”相传三国吴人葛玄与河伯书信往还,令鲤鱼充信使。相传大雁也传书,因此,也称信使为“鸿雁”。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有诗曰:“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

【问题】
    14.百度是我们最常用的搜索引擎,我们可以用它来查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材料(一)就是“百度百科”中“信息传递”这一词条解说的网页截图。若要在这一网页里搜寻(二)(三)两则材料的内容,你应当点击词条目录下的哪一个条目链接?(2分)
    15.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信息传递的渠道有声音、文字、图像、动作等,渠道越多,获得的信息就越全面、丰富。从这个角度说,(二)(三)两则材料中的信息传递渠道有什么局限性?(2分)
    16.(二)(三)两则材料中提到用来书写信件的材质有哪些?(3分)
    17.古人为什么用“鲤鱼”指代书信?请你从材料(三)中找出这种指称的两个缘由。(4分)

【参考答案】
    14.(2分)要点:应放在“古代信息传递”这一条目下。评分说明:答出这一条目即可得分。
    15.(2分)要点:局限性在于:信息通过信件传递,只能传递文字和图像,不能传递声音和动作。
    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
    16.(3分)要点:古代用来书写信件的材质有:木牍(也可答“薄木板”或“尺牍”)、尺素(也可答“绸子”)、纸张(也可答“信笺”)。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17.(4分)要点:古代的木制或纸制信封被做成鲤鱼形,内装书信;(2分)古代有鲤鱼充当信使的传说。(2分)评分说明: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