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那场艰辛而伟大的战略转移,

发布时间:2019年2月27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作者:未知文章ID:38233浏览:

【原文】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那场艰辛而伟大的战略转移,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千古不朽的诗篇,《七律·长征》就是其中的作品之一。请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问题】
    (1)《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壮志豪情,写下了这首诗。下面四幅作品中,哪一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请你挑选出来,并结合书体特点说明你选择的理由。(3分)


    你选择:【    】幅
    书体:【    】
    理由:【    】
    (2)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是全诗的总纲,“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间之长;“难”是写长征困难之多,经历之苦,牺牲之大;“不怕”“只等闲”,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B.颔联承接“千山”一句。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水势浩大。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它们在红军眼中就如翻腾着的细浪,小小的泥丸一般。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C.颈联运用对偶的修辞,写出红军对水的征服,表现出红军的机智、勇敢、顽强。作者借“水拍云崖”的温暖,表达出红军从容渡过金沙江后愉悦欢快的心情。作者借“桥横铁索”的寒冷,展现出一幅红军飞夺泸定桥,惊心动魄激烈战斗的场面。
    D.尾联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两字,表现了红军战士面对极其艰苦的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突显。资*源%库
    (3)自从学习了六书造字法,月月便对字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阅读上面这首诗后,她眼前一亮,谜自心中来。下面是她字谜的谜面,请你依据汉字形体结构特点和造字法知识猜一猜,谜底指的是诗中的哪两个字并将答案用正楷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谜面:雨落横山,岁到除夕
    谜底: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
    B.草书。笔法潇洒奔放,一气呵成。完美地展现了诗中磅礴的气势及作者的胜利豪情。
    D.行书。既表现了作者对红军战士不惧困难的豪情的赞颂,也展现了胜利的喜悦。
    评分:本题共3分。选B项、D项均得1分。两种书体判断正确即给1分,能将书体的特点与诗歌所表现的情感联系起来,意思对即可各给1分。其他选项如判断正确,解释合理可酌情给分。
    (2)答案:B(“逶迤”与“磅礴”都是极言山之高大绵亘。)
    评分:本题2分。
    (3)答案:雪山。
    评分:本题2分。每字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