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要下苦功夫

发布时间:2019年3月5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6日作者:未知文章ID:38503浏览:

【原文】
    语文学习要下苦功夫
    ①任何学问都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学习语文,同样非下苦功夫不可。
    ②俗话说:“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语文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语文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单靠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③鲁迅在学习时,就坚持做读书笔记,写日记,手熟笔巧,为我们留下了大约一千万字的宝贵财富,成为文学大师,一代风范。
    ④马克思精心研读文学名著,谙熟莎士比亚作品的词句、风格,并能背诵海涅、歌德的许多诗,讲话、写作便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⑤毛主席求学时,每读一本书总是开动脑筋,细推深究,圈点批注,因此他的文章带有真知灼见,而被同学们传诵。
    ⑥至今"推敲"之类的写作生活,更不胜枚举。
    ⑦显然,大凡善于运用语文工具的人,无不经过一番苦苦磨练,谁怕下苦功,谁就学不好语文。
    ⑧所谓下苦功,就是要乐于“自找苦吃”。一要苦于练笔,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齐白石石作画,“不叫一日闲过”,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二要苦于阅读。博览群书,早读夜诵,即使因此“口舌生疮”,“手肘生茧”也不以为憾。三要苦于思考,摄取生活素材,识别书中的真伪优劣,消化语文老师讲解的知识,都得苦思熟虑,如果懒于思考,那就正中了“学而不思则罔”的古训。末了,还要苦于修改,抱着“新诗千改姑心安”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作文和练习。基础差的,不要自暴自弃;基础好的,更应精益求精。总之,要掌握语文知识就得苦学,也就是要苦练,苦读,苦思,苦改。当然,“苦学”决非“蛮学”,必须讲究科学方法,探求语文的规律才行。
    ⑨要想让自己的语文学习园地里硕果满枝,那就让我们铭记毛主席的教诲吧:“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习的,非下苦功不可。”

【问题】
    21.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2.③-⑤段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是【    】。(2分)
    23.作者认为如何下苦功才能掌握语文知识?(2分)
    24.本文多次运用引用论证,俗语、古诗文、名人名言信手拈来。你能补充两则名人名言、俗语或警句论证文章的观点吗?(2分)

【参考答案】
    21.(2分)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语文学习要下苦功夫。
    22.(2分)举例论证好处:使道理具体可感,浅显易懂,更有说服力。
    23.(2分)苦练,苦读,苦思,苦改。或苦于练笔,苦于阅读,苦于思考,苦于修改。
    24.(2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