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上秋夕闲望①

发布时间:2019年3月6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作者:潘阆文章ID:38517浏览:

【原文】
    渭上秋夕闲望①
    潘阆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问题】
    7.(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题中的“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为下文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C.颈联中的“没远烟”写出了小船慢慢消失在缥缈的水烟之中的情状。
    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和“太公”进行对比。
    (2)赏析颔联“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的妙处。(2分)
    ▲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2分)
    ▲

【参考答案】
    7.(1)A(2分)(“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说法错误,由诗歌内容来看,诗中抒发的并没有悠闲之情。)
    (2)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或“动静结合”“声色结合”)(1分)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1分)
    (3)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1分),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