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与见识

发布时间:2019年7月5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作者:未知文章ID:39991浏览:

【原文】
    眼光与见识
    ①“三顾茅庐”,这个渴求人才的故事早已尽人皆知,它所潜藏的人生智慧与处世哲理也值得深味。比如,刘备为什么要三次邀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又何以能对天下形势作出那样环环相扣的精当分析,并提出极富远见的应对战略?
    ②显而易见,前者体现的是眼光,后者说明的是见识。细细想来,蜀国的崛起与发展,【不就正是由这眼光和见识的完美结合而促成的么】?正因为刘备有识才的眼光,才会放下身段,无比虔诚地恳请诸葛亮出山。也正由于诸葛亮有高卓的见识,才确立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
    ③眼光和见识虽然难以物化,不可量化,无法显化,却是卓越之人的基本素质与必备条件。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杰出人才。比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眼光与见识也许最值得一说。他推崇儒佛文化,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一律学汉语、学汉礼、改汉姓、穿汉服装、与汉族通婚杂居,鼓励学习农耕……这一系列“革俗汉化”措施不仅使北魏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为后世唐代宋朝的空前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从全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正因为孝文帝的举措,才使中国古代文明得以保留和传承,并没有像世界上其他三大古国的文明一样从地球上或消失,或中断。【唐太宗所体现的不仅是眼光,还有胸襟。他能倾听政敌魏徵谔谔之语,与属下谦和平等对话讨论……从而开创了“君纳忠谏,臣进直言”的治国懿范。】
    ④历史表明,无论是实现个人成功,还是成就一番大业,眼光与见识都断不可少。一个人但凡有了眼光,就会富有宏阔深远的视域,入木三分的穿透力,直入底蕴的明彻性。无论察人察事皆能见微知著,抓住内质;而当一个人有了见识后,则会在为人处世中每每高屋建瓴,深谋远虑,成竹在胸,极具创新思维和战略考量。
    ⑤有人说:一个民族需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不只是注意自己的脚下。毫无疑问,这样的人群对于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在市场大潮滚滚涌来、物质欲望裹挟人心的时候,尤其如此。正所谓“人是万物的尺度”。当人一旦变得没有眼光只有视力;没有见识只有意见的时候,整个民族和整个社会的“尺度”也就会变得越来越浅薄和短缺。
    ⑥绚丽的世界永远都在向人们提供各种机会,但前提是:你必须有眼光,能发现它;有见识,能体悟它;有定力,能抓住它!身处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潮,有这样一种不断培育和强化眼光与见识的自觉,我们必定会从历练中提升自我,赢得出彩的人生。

【问题】
    14.将第②段画线句改成陈述句。(2分)
    15.下列对第①②段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阐述“三顾茅庐”蕴涵的人生智慧与处世哲理。
    B.评述刘备有识才的眼光和诸葛亮有卓越的见识。
    C.论述蜀国的崛起和发展在于眼光和见识的结合。
    D.论述眼光和见识的重要意义并引发下文的议论。
    16.联系全文,“眼光”的意思是【    】。(2分)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围绕中心论点,第③段阐述了【    】,第④段在第③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    】,第⑤段则类推到具有眼光和见识的人群对于时代、国家和民族来说都很重要。(9分)
    18.第③段画线内容是可以删掉?请简述理由呢。(4分)

【参考答案】
    14.正是由眼光和见识的结合而促成的(2分)
    15.D(3分)
    16.洞察鉴别(事物)的能力。(2分)
    17.我们应当有眼光有见识(我们要培养自己的眼光和见识)(3分,抄写“有这样一种不断培育和强化眼光与见识的自觉,我们必定会从历练中提升自我,赢得出彩的人生”扣2分)眼光和见识是卓越之人的基本素质与必备条件(3分)拥有眼光和见识者才能有所成就(3分)
    18.示例一:可以。在阐述唐太宗事例时,强调的是他的“胸襟”,与本文论述的“眼光与见识”不吻合,因此,应该删去。(4分)示例二:不可以。北魏孝文帝和唐太宗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人才),照应“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杰出人才”,列举同样类别、不同内容的事例(论据)以作强调,更好地论证“眼光和见识是卓越之人的基本素质与必备条件”。(4分)
 

顶一下
3
75%
踩一下
1
25%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