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

发布时间:2019年9月10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0363浏览:

【原文】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①与楚人期战于泓②之阳,楚人济③泓而来,有司④曰:“请迨⑤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既济,未毕陈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节选自《公羊传》)
    【注释】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③济:过河。④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⑤迨:趁着。⑥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问题】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公将鼓之
    (2)公将驰之
    (3)遂逐齐师
    (4)难测也
    (5)既济,未毕陈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乏。
    (2)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16.【甲】文中有大量的细节展现了鲁庄公的“鄙”,请概括鲁庄公“鄙”在何处?并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6分)
    17.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4.(5分)(1)击鼓    (2)驱车(追赶)    (3)于是    (4)推测,估计    (5)已经
    15.(4分)(1)他们的士气消失了,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齐军。
    (2)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的时候就攻打他。
    16.(6分)战中未掌握好作战时机,多次贸然出击;战后不知道胜利的原因,在曹刿回答后才明白。(2分)刻画鲁庄公的“鄙”主要是和曹刿的“远谋”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曹刿的深谋远虑、从容镇定、和卓越的军事才干。(4分)
    17.(2分)宋公固执己见(不听劝告),错失战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