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乙 记承天寺夜游;丙 苏轼徙知徐州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5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作者:未知文章ID:40813浏览:

【原文】
    【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苏轼徙知徐州》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遂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①以守,卒全其城。
    (《宋史·苏轼传》)
    注:①[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问题】
    6.阅读【甲】文画横线句,展开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在你脑海中所呈现的图景。(1分)
    答:【    】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念无与为乐者    念:【    】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
    答:【    】
    9.苏轼一生屡遭贬谪,【甲】【乙】两文都是他在贬谪之地所作。同样是对月抒怀,【甲】文中他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乙】文则借月夜美景排遣胸中的①,表现出他旷达的胸怀。【丙】文记载了苏轼被贬徐州时,在洪水泛溢“城将败”之际,他采取驱赶富人回城、②、让官吏分堵守护等措施保全了徐州城。由此看来,他虽身处逆境,却具有“③”(用《岳阳楼记》中的语句)的胸襟。(4分)
    10.初三即将毕业分离,同学们舍不得三年的情谊,在这个特殊时期,谈谈你对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的认识。(2分)
    答:【    】
    11.古诗文中还有很多描写月亮的诗句,请你再写出连续的两句。(2分)
    答:【    】,【    】

【参考答案】
    6.答案示例:皎洁的月光倾斜在朱红色的楼阁上,它在慢慢游走,穿过低垂的雕花窗户,月光被窗棂分割、打碎成无数条细碎的光带,照着没有睡意的人。(1分)
    7.答案:想    一起(2分)
    8.答案示例:月光照在庭院中,像一潭清水似的清澈透明。(2分)
    9.答案示例:①苦闷
    ②调动守城军队,修筑长堤拦截洪水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共4分)
    10.答案:月亮有圆就有缺,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的悲欢离合也是如此。同窗三年的我们即将分别,这是人生中的必然,我们也不必为此伤心难过。(2分)
    11.答案示例: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