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考试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3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作者:何为文章ID:41134浏览:

【原文】
    第二次考试
    何为
    ①声乐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200多名考生中,有一个20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等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音域宽广,令人赞叹。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轻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
    ②那次公开的考试是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当陈伊玲镇静地站在考试委员会的几位声乐专家面前,唱完了洗星海那支有名的《二月里来》时,专家们不由得互相递了递赞赏的眼色。按照规定,应试者还要唱一支外国歌曲。她唱的是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有一个良辰佳日》。她那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艺惊四座。一向以要求严格闻名的苏林教授也颔首赞许。在他严峻的目光中,隐藏着一丝微笑。大家都注视着陈伊玲:【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里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在众目睽睽下,这个本来从容自若的姑娘也不禁有点困惑了。
    ③复试是在一个星期后举行的。它将决定一个人的终生事业。经过初试这一关,剩下的人已经寥寥无几。本市有名的音乐界人士都到了。这些考试委员和旁听者,在评选时几乎都带着苛刻挑剔的神气。但是大家都认为,如果合乎录取条件的只有一个人,那么这人无疑应该是陈伊玲。
    ④谁知道事情却出乎意料。陈伊玲是参加复试的最后一个人,唱的还是那两支歌,可是声音发涩,毫无光彩,听起来前后判若两人。是因为怯场、心慌,还是由于身体不适而影响了声音?在座的人面面相觑,大家带着询问和疑惑的眼光望着她。虽然她掩饰不住脸上的困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虑,可是她通体是明朗、坦率的,使人信任的。她抱歉地对大家笑笑,飘然走了。
    ⑤苏林教授显然是大为生气了。他一向认为,要做一个真正为人民所爱戴的艺术家,首先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各方面都能成为表率的人!这样一个自暴自弃的女孩子,是永远也不能成为有成就的歌唱家的!他生气地侧过头去望着窗外。这个城市刚刚受到一次严重的台风袭击,窗外断枝残叶狼藉满地,整排竹篱倾倒在满是积水的地上,一片惨淡的景象。
    ⑥考试委员会对陈伊玲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陈伊玲的声音极不稳定,很难造就;另一种认为可以让她再试一次。苏林教授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觉得重要的是应了解造成她声音前后悬殊的原因,如果问题在于她对事业和生活的态度,就算禀赋再好,也不能录取她!
    ⑦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⑧苏林教授从秘书那里取来陈伊玲的报名单,在填着地址的那一栏上,他用红铅笔画了一条粗线。表格上那姑娘的照片,是一张朝气蓬勃、叫人喜欢的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这一切像是在提醒这位声乐专家,不能用任何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
    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至少眼前这个姑娘的某些具体情况,是从这张简单的表格上看不到的。如果这一次落选了,也许这个人终生就和音乐分手了。她的天赋可能从此被埋没。情况如果是这样,那他是绝对不能原谅自己的。
    ⑨第二天,苏林教授乘早上第一班电车出发,根据报名单上的地址,好不容易找到了在杨树浦的那条偏僻的马路。他进了弄堂,不由得吃了一惊。
    ⑩那弄堂里有些墙垣已经倾塌,烧焦的梁柱呈现一片可怕的黑色,断瓦残垣中间时而露出焦黄的破布碎片,所有这些说明了这条弄堂不仅受到台风破坏,而且显然发生过火灾。就在这片瓦砾场上,有些人大清早就在忙碌着清理些什么。
    11苏林教授手持纸条,不知从何处找起,忽然听见对面的楼窗口,有一个孩子有事没事地张口唱着:“咪——咿——咿——咿——,吗——啊——啊——啊——”仿佛歌唱家在练声似的。苏林教授不禁微笑了:“这准是她的家!”他猜对了,那孩子就是陈伊玲的弟弟。
    12从孩子嘴里知道:他姐姐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了上海被分配到工厂里担任行政工作。她是个青年团员,又积极又热心,不管厂里也好,弄堂里也好,有事找陈伊玲准没有错!两三天前,这里因为台风造成电线走火,烧毁了不少房子。陈伊玲协助弄堂干部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睡,影响了嗓子。第二天刚好是她复试的日子,她说了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
    13这就是全部经过。
    14“瞧,她还在那儿忙着呢!”孩子向窗外扬了杨手说:“我叫她!我去叫她!”
    15“不用了。请转告你姐姐,通过第二次考试,她已经被录取了!”
    16苏林教授从陈伊玲家里出来,走得很快。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子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我差点儿犯了一个错误!这天早晨,有什么使人感动的东西充溢在他胸口,他想赶紧回去把陈伊玲的故事告诉每一个人。

【问题】
    21.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3(2分)
    初试艺惊四座→【    】→教授调查原因→【    】→破格录取伊玲
    22.第⑤段中,描写窗外景色有什么作用?(2分)
    23.品读第②段画线句,具体分析这个比喻句的妙处。(3分)
    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里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
    24.第16段,“苏林教授从陈伊玲家里出来”,为何“走得很快”?(3分)
    25.请说说标题“第二次考试”的含义。(2分)
    26.这个故事塑造了两个人物,你认为谁是主角,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21.复试发挥糟糕    査清事情原因
    22.写出了台风袭击造成的严重影响,为下文揭开陈伊玲因为安置灾民而复试发挥糟糕的真相埋下伏笔。
    23.“春天”“早晨”表现了她积极阳光、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亭亭玉立的小树”突出了她如小树般直立挺拔的优秀品格。该句把陈伊玲比作小树,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大家对陈伊玲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4.因为苏林教授查清了陈伊玲发挥糟糕的原因,此时心中充满了差点儿错过这个未来“优秀的歌唱家”的懊恼,以及迫不及待地要把事情真相告知给其他人的情绪,所以“走得很快”。
    25.“第二次考试”既指陈伊玲参加声乐考试的复试,又指她在苏林教授去调查真相时经历的一次思想品格上的考验。
    26.示例:我认为陈伊玲是主角,因为这个故事主要通过侧面描写,称赞陈伊玲惊艳四座的歌唱技艺和乐于助人、因公忘私的高尚品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