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信”比天大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9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23日作者:未知文章ID:41392浏览:

【原文】
    “民信”比天大
    子贡问孔子怎样理政。孔子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如果要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答;“去兵。”又问,再去一项呢?答曰:“去食。”可见,在孔子看来,“民信”比天大。所谓“民信”,即取信于民。可以说,只有取信于民,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
    孟子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国共产党正是取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才缔造了共和国。【无论古今,只要能获民心,便能得天下、治天下。相反,即便是高城深池,坚甲利兵,也不足恃。】历史的常态就是这样;人心不摇,莺歌燕舞;人心不附,鸟散猿吟。
    欲民信之,先要“修己”。这里的修己,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让百姓信任的修己。这种修己,要习惯于晚上“过电影”:想想当天为百姓做了哪些事?还有哪些事没做好?第二天应该怎么干?也要习惯于听取“谔谔之音”。毕竟,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唐太宗即位时,曾下诏全国免征免调一年。但不到四个月,便下诏要征集16至18岁身强力壮的男子入伍。魏征得知后,两次抗旨,并谏言唐太宗:朝令暮改,怎能让百姓相信?魏征的“谔谔之音”,让李世民顿悟,下令停征。正因李世民此后纳谏修己,进而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盛世。
    欲民信之,还要“正己”。老百姓信谁,常常不是听他讲得多动听,而要看他做得是否能够服人。隋朝的赵轨,任齐州别驾时,看到别人家的桑葚落到自己家,他不是捡为己有,而是“遣人悉拾还其主”;做原州总管司马时,一次夜行,身边人的马不小心跑进农田,踏坏了老百姓的庄稼。他立即下马,等到天明、找到庄稼的主人,偿付了钱才离开。他的行为让老百姓深为叹服、信服。他被调离齐州时,父老乡亲挥泪说:“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原州的百姓官吏更是对其由信而学,“莫不改操”。
    欲民信之,更要“后己”。人,皆有个人私事。但当了“官”,做了“公仆”,就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凡事先人而后己。只有“先人”,才能得人,得心;只有“后己”,老百姓才会自动跟上来、聚过来。
    总而言之,只有为民着想者,才能使民信之,民服之,民从之。
    每名官员都要时时牢记“民信”比天大,处处践行“民信”比它大。只有取信于民,百姓才能拥护政府,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
    【注】谔谔:形容直话直说。

【问题】
    2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4分)
    26、选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7、选文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分)
    28、选文段有什么作用?(2分)
    29、选出下列事例中不适合充当段论据的一项(3分)(    )
    A、曹刿不顾乡邻的劝阻,主动去见鲁庄公,与庄公共谋克齐大计。
    B、郑板桥未经上级批准,自己做主打开官仓救助难民,后来因此被革职。
    C、贪官刘铁男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沦为人所不齿的
    “阶下囚”。
    D、焦裕禄不顾自己身患重病,带领兰考县人民治沙脱贫,赢得了兰考人民的爱戴。

【参考答案】
    25、中心论点:只有取信于民,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2分)首先,通过子贡和孔子关于怎样理政的对话,指出取信于民的重要性;(1分)接着解释了民信的含义,(1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
    26、对比论证;(1分)论述了民信对于立国、治国的重要性;(1分)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鲜明突出,使论证有力。(1分)
    27、不能。这三段分别从“欲民信之”就要“修己”“正己”“后己”三方面论述中心论点;(1分)这三方面是递进关系,(1分)与段的“民信之,民服之,民从之”一一对应。(1分)
    28、联系实际,向广大官员发出牢记和践行“民信”比天大的号召;(1分)再次强调中心论点,总结全文。(1分)
    29、A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