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乙】令既具,未布,恐

发布时间:2020年1月10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作者:未知文章ID:41568浏览:

【原文】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徒者子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注释】①布:颁布,公布。②於:同“于”。③卒:终于。④嗣:继承。⑤刑:处罚。⑥傅:老师。⑦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问题】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秦民大说    说:
    ②有一人徙之    之:
    1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故/外户/而不闭
    C.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
    D.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费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
    15.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甲文中的“【    】”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2分)
    16.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己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2.①通“悦”,愉快。②代词,指“木”(木头)。
    13.A
    14.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给十金。
    15.取信于民(表明不欺骗百姓);“讲信”
    16.不同意。示例1:因为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
    示例2:太子老师代罚不符合“修睦”(成员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特征。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