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乙】宣城太守济阳江淹少时,尝

发布时间:2020年2月18日更新时间:2025年5月2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2015浏览:

【原文】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宣城太守济阳江淹少时,尝梦人授以五色笔,故文彩俊发。后梦一丈夫,自称郭景纯,谓淹曰:“前借卿笔,可以见还。”探怀得五色笔,与之。自尔淹文章踬矣。故时人有“才尽”之论。(节选自王汝涛《太平广记选》)
    【注释】①济阳:地名,在今河南省。②江淹:南朝文学家。③郭景纯:即郭璞,文学家。④质:被东西绊倒,这里指没有起色。

【问题】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世【隶】耕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且】为众人    年【且】九十
    C.后梦一丈【夫】    匹【夫】不可夺志也
    D.可以【见】还    此人可就【见】
    5.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节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探怀得五色笔/与之/自尔/淹文章踬矣/”。
    C.【甲】文中“先人”这里指祖先,古人;【乙】文中“卿”是指古代对别人的尊称。
    D.【甲】文中的“不使学”与【乙】文的“故文采俊发”这两个句子均为省略句。
    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余闻之也久”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泯然众人矣”点明方仲永的结局。
    B.【乙】文成语“江郎才尽”指江淹的诗文无起色,后来泛指人的才思枯竭。
    C.【甲】【乙】文中方仲永与江淹两个人都是少儿天才,但他们最终都才华衰退。
    D.【甲】【乙】文中方仲永与江淹由聪明变平庸的主要原因都是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稍稍宾客其父。(3分)
    (2)尝梦人授以五色笔。(3分)

【参考答案】
    4.【C】(A项前者为“属于”,后者“与“奴”同义复词,“仆役”;B项前者为“尚且”,后者为“将近”;C项前后者均为“男子”;D项前者指代“自己”,后者为“拜访”。)
    5.【C】“先人”,这里应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6.【D】(“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以偏概全,【乙】文无此意。)
    7.(1)译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关键词:“神稍”渐渐,1分;“宾客”请……做客或把……当作宾客,1分;创意1分。)
    (2)译文:曾经梦见有人送给(他)一支五色笔。(关键词:“尝”曾经,1分;“授”给或送给,1分;句意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对不起,孩子

    【原文】 对不起,孩子 张亚凌 (1)剩下几天就中考了,我眼前是最后一次模拟试卷。...

  • 乡村四月

    【原文】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

  • 江陵愁望有寄

    【原文】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

  • 夜归

    【原文】 夜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①行,冷磷依萤聚土塍②。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

  • 陈羽《吴城览古》 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五绝(

    【原文】 吴城览古 陈羽 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红。 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

  • 竹枝词二首

    【原文】 竹枝词二首 姚少娥① 其一 卖酒家临烟水滨,酒旗挂出树头春。当垆十五半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