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发布时间:2020年3月15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2484浏览:

【原文】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三则》)
    【乙】同敞①“有文武材,意气慷慨。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城中虚无人,独式耜②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令为僧,亦不从。乃幽之民舍。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注】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问题和参考答案】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往之【女】家
    (2)【或】败奔
    (3)同敞危坐不【去】
    (4)【适】同敞自灵川至
    【答案】(1)通“汝”,你,你的(2)有时(3)离开(4)恰逢
    10.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答案】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1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行天下之大道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C.乃幽之民舍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岂不诚大丈夫哉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答案】D
    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军中以是服同敞。(2分)
    (2)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3分)
    【答案】(1)军中的将士因此都很敬服同敞。
    (2)经过了四十几天,同敞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帽子,准备就义,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13.【乙】文中同敞的事例能否作为【甲】文“威武不能屈”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3分)
    【答案】能,因为同敞不同意投降,被敌人幽禁之后,依旧坦然自若,与他人吟诗作赋,临刑时脸色一点也没变,正是“威武不能屈”的精神体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