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乙】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

发布时间:2020年3月21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作者:未知文章ID:42599浏览:

【原文】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杂说(四)》)
    【乙】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问题】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不以千里称也    先帝称之曰能
    C.策之不以其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其真无马耶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C.骈死于槽枥之间    有亭亦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孔孟论学习》)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分)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4分)
    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和“表”分别是选文的体裁,“说”就是“谈谈”的意思,写法比较随意,“表”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疏。
    B.选文内容都与人才有关,【甲】文作者希望统治者能够发现人才,策之以其道;【乙】文作者希望后主刘禅亲贤远佞,知人善任。
    C.【甲】【乙】两文都具有情理交融的特点,但【甲】文重在说理,在说理中渗透强烈的情感,而【乙】文重在抒情,通过抒情让后主明白道理。
    D.【甲】文巧用比喻,语言严谨,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浩然之气;【乙】文语言率直质朴,句式骈散结合,富有音韵美。

【参考答案】
    12.D
    13.B
    14.(1)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或:况且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准确译出“且”“安”“千里”各1分,语句通顺流畅1分)
    (2)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不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准确译出“良实”“是以”“简拔”各1分,语句通顺流畅1分)
    15.C(乙文重在晓之以理)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上三峡

    【原文】 上三峡①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

  • 听蜀僧濬弹琴

    【原文】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

  • 东坡

    【原文】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

  •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原文】 水调歌头 金山①观月 张孝祥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

  • 清江道中

    【原文】 清江道中 廖行之 客里春愁万斛量,随身抖擞一奚囊。 了无池草入诗梦,粗有...

  •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原文】 永遇乐 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辛弃疾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