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人多厌之者。常

发布时间:2020年4月9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2892浏览:

【原文】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无所知名。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来得知名。【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信拜礼毕,上坐。信曰:“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①蓐食:蓐,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进餐。②下:即为胯下。③蒲伏:同“匍”。

【问题】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布衣,即为布制衣服,为古代庶人之服,这里借指平民,如“布衣之怒”。
    B.拜,在这里表示授予官职,“拜大将”就是“授予大将军”。
    C.三秦、河南,古地名。随着时间推移,古今词义所指有的有变化,如“三秦”;有的没有变化,如“河南”。
    D.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种传记的体类,内容是记叙人臣的事迹,以便流传后世。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B.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C.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D.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韩信为布衣时,很穷困而且无所事事,经常去亭长家蹭饭,因饭不好,最后大怒而去。
    B.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就亲自把他追回来,后来韩信得到重用,被授予大将军一职。
    C.韩信受到汉王重用后,趁机指出要充分利用民心,并献计汉王向东出击,最后让汉王一举平定三秦。
    D.本文在人物塑造上很有特色,运用一些典型小故事,把主人公塑造得栩栩如生,如“胯下之辱”。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6分)
    (1)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2)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参考答案】
    8.C
    9.C
    10.A
    11.整个集市上的人都讥笑韩信,认为他胆小。
    (2)韩信多次与萧何交谈,萧何认为韩信是奇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3
10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