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

发布时间:2020年4月12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周锐文章ID:42922浏览:

【原文】
    除法
    周锐
    一个房间里有一个人和十二只蚊子。
    十二只蚊子咬一个人。
    12÷1=12
    这个人觉得吃不消。
    他就又去找一个人到这房间里来。
    十二只蚊子咬二个人。它们分成了二队。
    12÷2=6
    人觉得比原先好受一些了。
    但还可以更好受一些。
    这二个人又找来第三个人。
    12÷3=4
    好极了,再找第四个。
    12÷4=3
    第五个人跑来了。
    12÷5=?
    大家叫第五个人别进来,因为这样蚊子不好分了。
    但第五个人硬要进来。响起“啪啪”声。第五个人打死了二只蚊子。
    10÷5=2
    0K,这下好分了。
    大家正高兴,又听“啪啪”声,第五个人又打死了二只蚊子。
    8÷5=?
    又不好分了。
    大家觉得第五个人老是添麻烦,就齐心合力地把他赶走了。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微型小说》)

【问题】
    (1)第五个人被赶走了,他会怎么想?请写出他的内心独白。
    (2)对于小说的标题“除法”,你有哪些理解?请简要阐述。
    (3)小说中的“蚊子”让你想到上文《鸟笼》中的哪个意象?为什么?

【参考答案】
    (1)这些人真是不可理喻,为什么不齐心合力把蚊子打死,而是忍受蚊子的叮咬呢?难道平均分担比彻底消灭蚊子好吗?这是怎样的逻辑呀!我是来解决问题的呀,反而把我赶走!呜呼,哀哉!
    (2)标题“除法”照应文中平分蚊子时的多个除法算式;除法指人的计算行为和过程,表现人斤斤计较的心理,揭示了自私自利的本质;除法指赶走第五个人,除掉实干家的方法,讽刺求平均、推卸责任思维的荒谬。
    (3)示例1:小说中的“蚊子”让我想到诗歌中的“鸟笼”。蚊子和鸟笼一样,都有超越具体事物的丰富意蕴,承载各自的寓意,两篇文章虽然短小,但都通过这样的文学形象来丰富主题。
    示例2:小说中的“蚊子”让我想到诗歌中的“鸟笼”。蚊子看似是烦恼与痛苦的原因,但真正让人痛苦的是转嫁痛苦的自私想法;鸟笼看似囚禁了他人,实际上也囚禁了自己,真正让鸟儿痛苦的是囚禁鸟的人。“蚊子”和“鸟笼”都让人审视人性的弱点。
    示例3:小说中的“蚊子”让我想到诗歌中的“鸟笼”。蚊子和鸟笼都是作品思想的载体,阅读文学作品要品味这些形象的丰富内涵。各种文学形象也要相互关联,进行积累,行成一个文学的世界。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