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发布时间:2020年4月16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2972浏览:

【原文】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衰世凑①学,不知原心反本,直雕琢其性,矫拂②其情,以与世交。故目虽欲之,禁之以度;心虽乐之,节之以礼;趋翔周旋③,诎④节卑拜;肉凝而不食,酒澄而不饮;外束其形,内总⑤其德;钳阴阳之和,而迫性命之情,故终身为悲人。达至道者则不然,理情性,治心术;养以和,持以适;乐道而忘贱,安德而忘贫;性有不欲,无欲而不得;心有不乐,无乐而不为。
    【注释】①凑:趋向,追逐。②矫拂:矫正,纠正。③趋翔:步履有节奏的样子。周旋:行礼时进退揖让的动作,也指应酬交际。④诎:屈服,折服。⑤总:拘束,约束。

【问题】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分)
    (1)谈笑有【鸿儒】【    】
    (2)【故】目虽欲之【    】
    10.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节之【以】礼
    皆【以】美于徐公
    B.乃记之【而】去
    酒澄【而】不饮
    C.无丝竹之【乱】耳
    行拂【乱】其所为
    D.何陋【之】有
    禁【之】以度
    11.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达至道者则不然,理情性,治心术。
    12甲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参考答案】
    9.(1)大
    (2)因此,所以
    【解析】第(1)题“鸿”是一种体积硕大的鸟,故有“大”的意思;
    (2)“故”在这里是连词,可翻译成“所以”。
    10.C
    【解析】A项“节之以礼”的“以”是“用”的意思;“皆以美于徐公,的“以”是“认为”的意思。B项“乃记之而去”的“而”表顺承,是“然后”的意思;“酒澄而不饮”的“而”表转折,是“却”的意思。c项“无丝竹之乱耳”的“乱”和“行拂乱其所为”的“乱”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扰乱”。D项“何陋之有”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禁之以度”中的“之”是代词,代“他们”。
    11.(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通晓最精深道理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理顺(自己的)真情、本性,调理(自己的)内心。
    12.乐道而忘贱,安德而忘贫。
    【参考译文】
    【乙】近世道德衰败,人们趋附那些舍奉逐末的学说,不懂得推完天性、返璞归真,只是刻意雕琢、掩饰违递人的本性,以此来与世俗交往。所以,他们眼睛本想观看五颜六色,却因为有法度禁止而不能;内心虽然有所爱好,却因为有礼节制约而不敢,于是人们只能左右趋附、上下周旋、卑躬屈膝;内凝冻了不敢吃,酒澄淀了不敢喝;束缚了正常的行为举止,拘束了内在的德性;钳制阴阳二气的调和,压抑生命的真情;所以最终成为一个悲剧人物。通晓最精深道理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理顺(自己的)真情、本性,调理(自己的)内心;用平和之气来保养心性,以闲适安宁来持守本性,(他们)乐于道而忘其贱,安于德而忘其贫,他们生性无欲,因而没有什幺不能实现的;他们本心不追求快乐,因而没有什
    么不快乐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