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

发布时间:2020年5月17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3383浏览:

【原文】
    【甲】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①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食其糟而饮其醨②?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③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注释】①淈(ɡǔ):搅浑。②醨(lí):薄酒。③汶(mén)汶:污浊。
    【乙】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千金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牲乎?】养之数岁,衣以彩绣,以入太庙。当是时,虽欲为孤豚①,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曳尾于污渠之中而自快,不为有国者②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注释】①孤豚:小猪。②有国者:掌握国家政权的人。

【问题】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屈原【既】放(    )
    (2)【形容】枯槁(    )
    (3)【许】以为相(    )
    (4)【衣】以彩绣(    )
    16.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2分)
    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牲乎?
    18.庄子与屈原是中国哲学史与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他们同时出现于战国时代,同在楚国待过,同为浪漫主义文学家,但其思想性格迥异。结合两文内容,谈谈他们在思想性格方面存在的差异。(4分)

【参考答案】
    15.(1)已经
    (2)形体容貌
    (3)答应
    (4)穿(衣服)
    16.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17.您难道没见过祭祀用的猪、牛、羊吗?(句式特点1分,“牺牲”解释1分)
    18.屈原被流放,渔父劝他随波逐流,而屈原宁可“赴湘流葬鱼腹”也要保持自己清白的人格不受玷污。可见他是个爱国忧民、洁身自好、刚正不阿、甘愿为理想献身的积极入世者。庄子说:“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曳尾于污渠之中而自快,不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表现了他崇尚自然,淡泊功名,对统治者抱着反抗、疏远的态度,力图在乱世中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为的精神和自由的个性。
    (屈原、庄子的思想性格各2分。结合文本内容1分,分析言之有理1分,不求面面俱到)
    【甲文参考译文】屈原已经被放逐,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江水之畔边走边吟叹。(他的)脸色憔悴,容颜干枯,体形消瘦。渔翁见(此情景),就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到这般地步?”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在沉醉之中,只有我一人清醒。所以(我)被流放。”
    渔翁说:“圣明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泥,能够适应世俗潮流而相应变化。(既然)整个世界都混浊了,(你)为什么不跟随潮流,追逐波浪呢?(既然)世人都已经沉醉了,(你)为什么不跟着吃些酒糟,喝点薄酒呢?为什么偏要怀抱美玉般的高尚品性,却自取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我听人说:刚刚洗过头的人,一定会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刚洗过澡的人,一定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作为高尚的人,)怎么能让清白的身体去蒙受外界昏黑的熏染呢?(我)宁肯投入江水,葬身江里的鱼腹之中,怎么能让(我)皎洁的灵魂去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乙文参考译文】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财物去聘请他,答应让(他)出任(楚国的)宰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贵的高位。您难道没见过祭祀用的猪、牛、羊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在这个时候,即使(我)想做一只小猪,难道能如愿吗?您赶快走吧,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拖着尾巴在小水沟里自得其乐,也不愿为国君所束缚。(我)终身不做官,来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