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乙 岂之难而失之易欤

发布时间:2020年6月22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3854浏览:

【原文】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岂①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②口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伶官传序》)
    【注】①岂:难道②抑本:或者推究③人:人为的原因。

【问题】
    1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5分)
    (1)舜【发】于默亩之中行(    )
    (2)行【拂】乱其所为(    )
    (3)【曾】益(    )
    (4)征于【色】(    )
    (5)自然之【理】(    )
    1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满招损,谦得益。
    17.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6分)
    (1)(甲)文中,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4分)
    (2)(乙)文中,欧阳修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2分)

【参考答案】
    15.[解析]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理解能力的考查。第(1)题“发"为被动用法,要指出来,第(3)题中的“曾"为通假字,要指出通哪个字,然后再解释意思。要结合讲境解释词义,如第(4)题巾的“色”,不能理解为颜色,而是指脸色。
    [答案](5分)(1)起,指被任用;(2)违背;(3)通“填”,增加;(4)脸色;(5)规律,道理
    16.[解析]木题考的是对文言语句的翻译。如下重点词要译出:第(1)句中的“入(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出”(国外)第(2)句中的“满(自满)”“谦(谦虚)”“招(招致)”。
    [答案](4分)(1)(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
    (2)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
    17.[解析]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理解能力的考查。从文章第一段不难看出“六个人均出身贫贱,但经过磨练,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学生结合生活谈“苫难”和“成功的关系”。
    [答案](1)共同点: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2分)
    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2分)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心论点的概括及比较分析能力。乙文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与甲文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观点相似。
    [答案]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