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发布时间:2020年7月20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3日作者:张岱文章ID:44200浏览:

【原文】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问题】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有两人/铺毡对坐
    B.至于/夏水襄陵
    C.今齐地方/千里
    D.贤者/能勿丧耳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是日,更定矣。(这)
    B.湖中人鸟声俱绝。(停止,没有)
    C.言和而色夷久。(连词,表并列)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但是,表转折)
    1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B.第二段,主要描绘西湖雪景。作者用白描的手法,随意挥洒几笔,就点出了雪景神采。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
    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
    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6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文: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14.“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想一想这句中“绝”字的妙在何处?(5分)
    答:

【参考答案】
    10.C(今齐地/方千里)(2分)
    11.D(表承接关系,就。)(2分)
    12.D(侧面描写)(2分)
    13.(1)湖中怎么可能还有这种人?(3分)。
    (2)不要说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3分)
    14.①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1分)
    ②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2分)
    ③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写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居秋暝

    【原文】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

  • 清平调(之二) 赏牡丹

    【原文】 清平调(之二) 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 卖炭翁

    【原文】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初入淮河四绝句(选二)

    【原文】 初入淮河四绝句①(选二) 杨万里 其一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

  • 竹枝词(其二) 竹枝词(其九)

    【原文】 竹枝词(其二)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 江南古镇

    【原文】 江南古镇 杨国民 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