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

发布时间:2020年8月26日更新时间:2023年10月2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4615浏览:

【原文】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漫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益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逐反溯流遂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颅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脑断款?
    (纪昀《河中石兽》)

【问题】
    11.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
    12.老河兵为什么要“笑”,如何理解老河兵这个人物形象?(2分)

【参考答案】
    11.【答案】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
    【解析】应先初步感知语意,然后抓住断句标志来准确断句。“水不能冲石”主谓宾结构完整,“其”作代词,一般位于语句开头,故应在“其”前断开;“其反激之力”是“啮”的主语,语句较长,其后应断开;“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表意明确,且其结果是“渐激渐深”“至石之半”,所以其后应断开;“渐激渐深”“至石之半”语意并列,所以中间应断开。
    【考点】文言断句。
    12.【答案】老河兵笑(有嘲笑的意思)的对象是讲学家,因为他知道讲学家没有实际经验,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意思对即可)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了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意思对即可)
    【解析】应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找出涉及人物“笑”的语句,然后分析原因并理解人物形象。原文中“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等语句写出了老河兵笑的原因;“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石必倒掷坎穴中”写出他综合考虑了石头的性质、沙的特点及水的作用力,从而形成了“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观点,充分表现了他实事求是的性格特点。
    【文言文译文】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后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况且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质松软虚浮,石兽被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颊倒了吗?”大家很信服,认为(这话)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虚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装机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冲击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颠倒了;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他们,不是更颠倒了吗?”依照他的活(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方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