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白檀树

发布时间:2020年9月10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王仁裕文章ID:44811浏览:

【原文】
    辨白檀树
    〔五代〕王仁裕
    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之中,大可数围,枝干纯白,皆传曰白檀树。其下常有巨虺①,蟠而护之,民不敢采伐。又西岩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过者,皆西向擎拳顶礼,若亲面其如来。
    王仁裕癸未岁入蜀,至其岩下,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时值睛朗,溪谷洗然,遂勒辔移时②望之。其白檀,乃一白括树也。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又西瞻志公影,盖岩间有圆柏一株,即其笠首也;两面有上下石缝,限③之为身形;斜其缝者,即袈裟之文也,上有苔藓斑驳,即山水之毳文④也。方审其非白檀,志公不留影于此,明矣。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
    (《玉堂闲话》)
    【注释】①虺(huǐ):一种毒蛇。②移时:一段时间,③限:限制,限定。文末的“限”指界限、边界。④毳(cuì)文:像鸟兽细毛一样的花纹。

【问题】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大可数围/果得于数里外
    B.又西岩之半/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C.路人过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溪谷洗然/吴广以为然
    16.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
    17.阅读第三段文字,完成下表。
    志公影    真相
    志公戴着斗笠的头    ①【    】
    志公身体的形状    圆柏两边上下走向的石缝
    ②【    】    斜向的石缝、斑驳的苔藓
    18.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不能直接照应文题中“辨”的一项是(    )
    A.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
    B.遂勒辔移时【望】之
    C.又西【瞻】志公影
    D.志公不留【影】于此
    19.联系《穿井得一人》中的传闻,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
    附: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参考答案】
    15.A
    16.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
    17.①岩石间的一株圆柏②志公袈裟的花纹
    18.D
    19.“乃”是“才”的意思,“哉”相当于“啊”,该句意思是“才知道人们的误传哪有边界啊”,“乃加强感叹语气,强调传闻的荒诞,人们对白檀树、志公影的传闻竟信以为真,甚至顶礼膜拜,这与(穿并得一人中“得一人之使”误传为“得一人于井中”何其相似,“乃”和“哉”也流露了作者对此类现象的不满与批评。
 

顶一下
1
25%
踩一下
3
75%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