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

发布时间:2020年9月16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4910浏览:

【原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连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行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①南迁②,相遇于梧、藤③间。道旁有鬻④汤饼者,共买食之。觕⑤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⑥’而已。”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东坡食汤饼》)
    [注释]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i):卖。⑤觕(cū):同“粗”。⑥饮湿:指润湿嘴巴。

【问题】
    5.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共买食之
    ④饮酒但饮湿
    6.翻译句子。(4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②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7.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中“亦”和“相与”点出两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B.[乙]文描写了被贬后的艰难生活。“大笑”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
    C.[甲]文以第一人称写寻友赏月的悠闲。[乙]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徐”和“大笑”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风采。
    D.[甲][乙]两文都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写被贬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议论结尾。
    8.如果你是东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会对九三郎说什么?(2分)

【参考答案】
    5.①高兴的样子
    ②考虑,想到
    ③吃④只,仅
    说明:本题4分。
    6.①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
    ②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苏轼已经吃完汤饼了。
    说明:本题4分。
    7.B
    说明:本题2分。
    8.示例:弟弟,人生中的磨难再所难免。与其哀声叹气,不如乐观面对。
    说明:本题2分。只要体现出劝慰弟弟乐观面对挫折,符合语境,言之有理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