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4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3日作者:未知文章ID:45460浏览:

【原文】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宭,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得小狼二。
    (节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①意甚仓皇:神情非常惊慌。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问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两【股】战战    屠自后断其【股】
    B.一狼洞【其】中    故人不独亲【其】亲
    C.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无从【致】书以观
    D.【故】令嗥    既克,公问其【故】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节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指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述奇异的故事”之意。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
    C.【甲】文中的“屠”是指屠户,即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乙】文中的“竖”是“童仆”的意思,“牧竖”指牧童。
    D.【甲】文“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和【乙】文“跑号如前状”都是倒装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
    B.【乙】文开篇写“谋分捉之”,文中多处从狼的正面体现“谋”的结果。
    C.【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
    D.【甲】【乙】两文给我们的启示:要用智慧来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文:【    】
    ②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译文:【    】

【参考答案】
    (1)A(A项前后者均为“大腿”;B项前者为代词,“柴草堆”,后者代词,“自己的”;C项前者为“招引”,后者为“得到”;D项前者为“故意”后者为“原因,缘故”。)
    (2)B(应为“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
    (3)B(“正面”不正确,应为“侧面”)
    (4)①想要钻洞进去以便攻击他(屠户)的背后。
    ②(他们)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关键词:“登”爬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

  • 远游

    【原文】 远游 杜甫 贱子何人记,迷芳著处家。 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种药扶衰病...

  • 子初郊墅

    【原文】 子初郊墅 李商隐 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 腊雪已添墙下水,斋钟...

  • 卜算子·旅雁

    【原文】 卜算子 旅雁 朱敦儒①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

  • 定风波

    【原文】 定风波①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

  • 羊吃草

    【原文】 羊吃草 西西 在吐鲁番,我看见羊吃草。以前,我并没有仔细地看过羊吃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