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潭中鱼可百许头 【乙】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视白日,跳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作者:未知文章ID:45580浏览:

【原文】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视白日,跳而东西。踵屡高屡低,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屡踄①屡歇,抵欢喜台。返观此身,有如蟹螯郭索潭底,自汲井中②,【以身为瓮,虽复腾纵,不能出栏。】其峰峦变幻,有若敌楼者,睥睨栏楯③俱备。又有若白莲花,下承以黄趺。余不能悉记也。
    (节选自《上方山记》)
    【注释】①踄:行步。②自汲井中:自己在井中取水。③睥睨:城上短墙。栏楯:栏杆。

【问题和参考答案】
    13.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D)
    例句:潭西南【而】望
    A.温故而知新
    B.泉香而酒洌
    C.而他峰又复跃出
    D.隶而从者
    1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B.【斗】折蛇行(北斗星)
    C.【方】叹峰之奇(正当)
    D.余不能【悉】记也(全部)
    15.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甲】文中画线的句子朗读节奏应为:佁然/不动。
    B.【甲】文第一段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介绍水中的游鱼。
    C.两文都运用了比喻手法。【甲】文用“斗折蛇行”和“其岸势犬牙差互”比喻溪水的蜿蜒曲折;【乙】文用“如蟹螯郭索潭底”比喻上方山山谷的狭促。
    D.【甲】【乙】两文虽都是游记,但语言风格截然相反,【甲】文语言形象生动,【乙】文语言平实通俗。
    16.把【乙】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用身体做坛子,即使再怎么腾跃,也跳不出井栏。
    17.【甲】【乙】两文虽然同为山水游记,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不相同,试分析加以概括。
    【甲】文通过写景,表达了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孤凄悲凉之情;【乙】文通过写景,表达了对上方山景物的赞叹、喜爱和游历山水的闲适恬淡之情。
 

顶一下
6
28.6%
踩一下
15
71.4%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浪淘沙

    【原文】 浪淘沙 [南唐]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①珠帘用不...

  • 山馆

    【原文】 山馆 (宋)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

  • 少年游

    【原文】 少年游 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 满江红

    【原文】 满江红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

  • 梦寻梅

    【原文】 梦寻梅 (宋)方岳①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千里,...

  • 鹧鸪天·赠驭说高秀英

    【原文】 鹧鸪天 赠驭说高秀英① (元)王恽 短短罗袿淡淡妆,拂开红袖便当场。掩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