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南公作《不欺述》,所书之人,皆以卑微不见于史氏。曰陈策,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8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6122浏览:

【原文】
    吕南公作《不欺述》,所书之人,皆以卑微不见于史氏。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①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有人从策买银器及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见君帑②有之,今何靳③?”策曰:“然,有质钱④而没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我酒。”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又饮驵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节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七》)
    【注】①驵:市场经纪人②帑:库房③靳:吝啬④质钱:抵押借钱

【问题】
    6.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
    B.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
    C.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
    D.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
    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所【书】之人    书:
    (2)【俟】其自毙    俟:
    (3)【向】见君帑有之    向:
    (4)公买【止】五斤    止: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3分)
    (2)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2分)
    9.选文记叙的两个人物有何共同点?请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
    6.(3分)C
    7.(4分,每小题1分)(1)写
    (2)等到
    (3)从前
    (4)只、仅
    8.(5分)(1)(3分)骡子已经卖出去了,陈策听说了,亲自去追上了那个官人,把骡子不能加鞍使用的事告诉他。
    (2)(2分)你只是想喝点酒罢了,为什么要欺骗贫穷的人呢?
    9.(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共同点:①都是身份卑微的小人物;②为人不欺,讲诚信。
    【参考译文】:
    吕南公写《不欺述》,书中所写的人,都是因为身份卑微不会被史官记载的。一个叫陈策的,曾经买骡子,买到一头不能加鞍使用的,不忍心把它转卖给别人,就让人养在野外的草房里,等着它自己死掉。陈策的儿子与狡猾的市场经纪人商量,趁着经过这里的官人死了马,就磨破了骡子脊背,用炫耀这骡子能驮东西的方式来卖它。骡子已经卖出去了,陈策听说了,亲自去追上了那个官人,把骡子不能加鞍使用的事告诉他。那个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卖这个骡子,就把骡子藏起来。陈策请求用鞍子试试,(骡子)亢奋了一整天,不能加上鞍子,官人这才感谢陈策,把骡子退给了他。有个人到陈策这里来买银器和罗绮,陈策不卖给他罗绮。那个人说:“先前还看见你的库房里有罗绮,现在为什么吝啬不卖呢?”陈策说:“库房里是有,有个人拿罗绮抵押借钱后死了,这罗绮放置的时间很久了,丝力碎脆不耐用,听说您想用罗绮嫁女儿,怎么能够用这种东西坑害您呢!陈策拿来可以卖给他的银器,放进很旺的炭火中,他说:“我恐怕接受抵押品的人有时得到的不是真的银器,所以为您验一验它。”
    第二个叫危整,他买鲍鱼时,那个市场经纪人玩弄秤锤,暗中多给危整称鲍鱼。卖鲍鱼的人离开,他自己留在危整身边,请求说:“您仅仅买五斤,我已经为您偷偷地加倍称了,希望您给我酒喝。”危整听后很吃惊,追赶卖鲍鱼的人(出去)几里地,让他回来,把多得的鲍鱼的钱付给了他。危整又请那个市场经纪人喝好酒,说:“你只是想喝点酒罢了,为什么要欺骗贫穷的人呢?”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