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文化认同是个人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一文化或民族群体的感觉,是

发布时间:2021年1月8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6460浏览:

【原文】
    ①文化认同是个人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一文化或民族群体的感觉,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②本质上现,文化认同是对某一文化的信仰、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认同。③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是国家向心力的动力和源泉,是维系整个民族、国家群体的精神支柱。④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前提是【    】、【    】。⑤如果没有文化认同,就无法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无法形成文化自信。

【问题】
    (1)请提取第②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分)
    A.文化认同
    B.国家认同
    (3)第⑤句需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将关联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参考答案】
    【分析】(1)本题考查句子结构。研读语句内容,提取主语谓语宾语,压缩掉修饰成分即可。即:文化认同是认同。或者,认同是认同。
    (2)本题考查补写语句。根据前后文的照应关系来补写句子。
    国家“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3)本题考查关联词。先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根据“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可知,“文化自信”是以“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为基础的,如果“没有文化认同”就无法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更谈不上“文化自信”,可见,这几者之间是逐层递进的关系,因此,这个空填“更”恰当。
    【解答】答案:
    (1)文化认同是认同。或;认同是认同。
    (2)AB
    (3)更
    【点评】关联词语在句子的表达中起关联的作用,它使前后意思联系更加密切,层次更清楚明了,表达更有逻辑性。使用关联词的注意事项:
    1、关联词语一般都对出现,只有少数单独使用;
    2、关联词语大都有一定的搭配习惯,不能任意组合;
    3、关联词语起连接作用,可以把两句话并为一句。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原文】 采桑子 塞上咏雪花 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

  • 念奴娇·过洞庭

    【原文】 念奴娇 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 游南高峰

    【原文】 游南高峰① (明)王世贞 从游指点南高胜,蹑屩攀萝兴不赊。 画里余杭人卖酒...

  • 远游

    【原文】 远游 杜甫 贱子何人记,迷芳著处家。 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种药扶衰病...

  • 水龙吟·莲子

    【原文】 水龙吟 莲子 王夫之 平湖渺渺波无际。难认旧时青盖。荻絮横飞,蓼红斜炫,...

  • 乌衣巷

    【原文】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