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余幼时即嗜学 【乙】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

发布时间:2021年2月24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作者:未知文章ID:47002浏览:

【原文】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⑥悦:敬佩。
    译文:
    任末十四岁时,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他)背着书箱跟老师求学,不怕困难险阻。他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可以成功呢?”任末有时靠在树下,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水。晚上就在星月的辉映下读书,遇上没有月亮的黑夜,他便点燃麻蒿取光。看书有领会的时候,写在他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同学们钦佩他的勤学精神,常用洗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他临终时告诫别人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便是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问题】
    4.解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腰白玉之环(    )
    (2)媵人持汤沃灌(    )
    (3)同舍生皆被绮绣(    )
    (4)常以净衣易之(    )
    5.下列各组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谓之行尸走肉
    B.计日以还    以记其事
    C.或遇其叱咄    或依林之下
    D.则又请焉    则何以成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
    7.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A.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B.莲,花之君子者也。
    C.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皆以美于徐公。
    8.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序”和“记”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甲文的“序”重在赠言,乙文的“记”旨在劝谏。
    B.甲文详细记叙、生动描写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奔走之苦,勉力青年人珍惜良如的学习环境,专心治学;乙文简要概述,细致描写了任末求学不易、条件之艰,强调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C.甲文叙议结合,以叙为主,对比鲜明,很有说服力:乙文叙描相融,注重细节,言辞恳切,极富感染力。
    D、甲文语言朴实,字字辛酸,但并未嗟叹,认为学之成就不在于环境优越,而在于主观努力;乙文语句凝练,情真意切,却伤感失落,觉得条件艰苦,终将影响求学与成功。
    9.结合甲乙选文内容,请你谈谈自己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参考答案】

    5.C
    7.D
    8.D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赠少年

    【原文】 赠少年 【唐】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

  • 游襲阳怀孟浩然

    【原文】 游襲阳怀孟浩然 白居易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 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

  • 浪淘沙·题陈汝朝白鹭画卷

    【原文】 浪淘沙 题陈汝朝白鹭①画卷 张炎② 玉立水云乡,尔我相忘。披离寒羽庇风霜...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王国维 爱棹扁舟傍岸行,红妆素蓞斗轻盈。脸边舷外晚霞明。 为惜花香...

  • 古歌

    【原文】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