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耶律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父履,以学行事金世宗。楚材生三岁而孤。及长,博极群书,下笔为文,若宿构①者。太祖定燕,闻其名,召见之。曰:“辽、金世仇,朕为汝雪之。”对曰:“臣父祖尝委质事之,既为之臣,敢仇君耶!”帝重其言,置之左右。丙戌冬,从下灵州,诸将争取子女金帛,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既而士卒病疫,得大黄辄愈。帝自经营西土,未暇定制,州郡将吏,生杀任情。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囚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燕多剧贼,未夕,辄曳牛车诣富家,取其财物,不与,则杀之。时睿宗以皇子监国,事闻,遣中使偕楚材往穷治之。楚材询察得其姓名,皆留后亲属及势家子②,尽捕下狱。其家赂中使,将缓之,楚材示以祸福,中使惧,从其言。狱具,戮十六人于市,燕民始安。壬辰春,帝南征,将涉河,诏逃难之民,来降者免死。或日:“此辈急则降,缓则走,徒以资敌,不可宥。”楚材请制旗数百,以给降民,使归田里,全活甚众。汴梁将下,大将速不台遣使来言:“金人抗拒持久,师多死伤,城下之日,宜屠之。”楚材驰入奏日:“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得地无民,将焉用之!”帝犹豫未决,楚材曰:“奇巧之工,厚藏之家,皆萃于此,若尽杀之,将无所获。”帝然之。楚材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时河南初破,俘获甚众,军还,逃者十七八。有旨:居停逃民及资给者,灭其家,乡社亦连坐。由是逃者莫舍,多殍死道路。楚材从容时进曰:“河南既平,民皆陛下赤子,走复何之?奈何因一俘囚,连死数十百人乎?”帝悟,命陈其禁。楚材当国日久,得禄分其亲族,未尝私以官。行省刘敏从容言之,楚材曰:“睦亲之义,但当资之金帛,若使从政而违法,吾不能徇私恩也。”
注释:①宿构:早已构思好。②势家子:有权有势人家的子弟。
【问题】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囚当大辟者必待报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①楚材从容进曰 ②九国之师逡巡不敢进
C.①城下之日,宜屠之 ②令符离子葛婴攻茗、柘、谯,皆下之
D.①楚材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 ②吾尝求古仁人之心
8.下列句子的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家赂中使,(中使)将缓之
B.楚材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元措)奏袭封衍圣公
C.楚材询查得其姓名,(富家)皆留后亲属及势家子
D.金人抗拒持久,(其)师多死伤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耶律楚材爱民的一组是( )
①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
②楚材当国日久,得禄分其亲族,未尝私以官
③楚材请制旗数百,以给降民,使归田里
④楚材从容进曰:“河南既平,民皆陛下赤了,走复何之?奈何因一俘因,连死数十百人乎?”
⑤楚材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耶律楚材因其父曾在金朝做官,所以当元太祖表示要为他洗刷亡国之耻时,他婉言谢绝。
B.当楚材与中使奉睿宗之命去查办燕地剧贼,而中使受到贼家贿赂,欲从宽处理时,楚材及时警告中使,迫使中使听从他的意见,依法严惩了剧贼。
C.元太宗听从大将速不台之言,想在攻下汴梁时残杀城中百姓。楚材为了保护城中“奇巧之工,厚藏之家”,竭力劝阻元太宗这样做。
D.楚材虽长期主持国事,但只把自己的俸禄分给亲族,而从不私自让其亲族做官,因为他怕亲族做官违法,而他又不会曲从私恩,那么其亲族将因福得祸了。
11.翻译文言中文选段中画线的句子
(1)遣中使偕楚材往穷治之。
译文:
(2)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
译文:
(3)民皆陛下赤子,走复何之?
译文:
【参考答案】
7-10.BACC
11.(1)睿宗派遣中使和耶律楚材一起到燕地彻底查办此事。
(2)将士们风餐露宿几十年,想要得到的就是土地和人民啊。
(3)老百姓都是陛下您的忠诚百姓,要逃跑又能到哪里去呢?
附参考译文:
耶律楚材,字晋卿,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太祖成吉思汗攻取燕京,听说楚材的名字,于是召见他。楚材身高八尺,留着漂亮的胡子,声音非常宏亮。太祖很看重他,对他说:“辽国和金国是世代的仇敌,我替你报仇雪恨。”楚材回答说:“我的父亲和祖父都曾委身奉侍金朝,既然做过金朝的臣民,怎么敢仇恨自己的君主呢!”太祖很敬重他的这番话,把他安置在自己身边,于是称呼楚材为吾图撒合里而不称呼他的名字,吾图撒合里,在蒙语中意思是胡须很长的人。太祖亲自经营西方的疆土,来不及指定有关的制度,州郡长官,任意生杀,甚至把老百姓的妻子强夺为奴隶,掠夺财物,兼并土地。楚材听说这些事后,流下了眼泪,立即向太祖上报,请求发布命令禁止州郡的行为,如果没有皇帝的旨意,不能随便向百姓征税调役,应处死刑的囚犯必须上报,违犯者处以死罪。于是贪婪残暴的风气才有所平息。燕京一带有很多厉害的盗贼,光天化日之下就拉着牛车到富人家里抢夺财物,不给就杀人。当时睿宗拖雷以皇太子的身份处理国事,听说这些事情后,便派遣宫中使臣和耶律楚材一起去严厉查办。楚材查问到盗贼的姓名,大都是留后长官的亲属和有权有势人家的子弟,于是将他们全部逮捕入狱。定案后,在集市上处死16人,燕京的百姓才安定下来。壬辰年春天,太宗南下征讨,将要渡过黄河,诏令逃难的百姓来投降的可以免死。有的人说:“这些难民危急的时候就投降没事的时候就逃走(这样做)只对敌人有好处,不能饶恕他们。”楚材请求制作几百面旗子,来发给投降的难民,让他们返回乡里,保全了很多人的性命。丙申年春天,宗王们大聚会,太宗亲自端起酒杯赐给耶律楚材说:“我之所以推心置腹地任用你,是因为先帝的命令。如果没有你,中原地区就没有今天。我能够高枕无忧,都是因为你的原因”丁酉年,楚材上奏说:“制造器具一定要用好的工匠,保持国家取得的成就必须任用儒臣,(培养)儒臣的事业,不进行几十年的积累,大概是很难成功的。”太宗说:“果真是这样的话,可以让这些人做官。”于是命令宣德州宣课使刘中到各郡去主持考试,被俘为奴的读书人,也让他们参加考试,主人隐藏不让他们应试的处以死刑。楚材主持国家政务很长时间,把得到的俸禄分给自己的亲族,从来没有徇私情让他们做官。行省刘敏严肃认真地向他提及此事,楚材说:“使亲族和睦的道理,只应是用财物资助他们。如果让他们去做官违法,(那就不好了),我不能徇私情。”甲辰年夏五月,耶律楚材死在官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