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街

发布时间:2021年5月2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8008浏览:

【原文】
    花街
    花街,多么撩人情思的所在。可是,我所说的花街,一定不是你想象中的。
    它是路,是用乱石、卵石、碎砖、碎瓦、碎瓷片和碎缸片为主铺筑的窄窄的路。那些用砖瓦构成的席纹、人字纹、间方、斗纹,用卵石碎瓷镶嵌出的六角、套六角、套六方、套八方,用多种废料装点成的梅花、海棠花、冰霜花、十字灯景,甚至还有开屏的孔雀、翔飞的仙鹤……当图案精美、色彩丰富的地纹展现在眼前,你会觉得,没有比用花街两字来称呼脚下的路更合适的了。
    花街左曲右旋,蜿蜒在苏州园林中,引你渐入佳境。
    花街为游人铺下一匹素雅的或是华丽的织锦。
    我多次游览过苏州园林,被那巧夺天工的空间组合艺术吸引了全部注意力,竟不曾留意到脚下的花街;当我终于注视到它的时候,为自己的疏忽感到吃惊:难道不正是它在迂回不尽中引我进入一重又一重美的境界吗?
    我不由对自己的疏忽抱着一种内疚的心情,花街在脚下默默地执著地延伸,穿越幽篁茂林,绕过假山池沼,贯通亭台楼阁,仿佛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把人引入美妙世界,去领略其中的无限风光。
    花街铺地的图案,与园林建筑中桶扇、漏窗、挂落、地罩的雕刻艺术是可以媲美的。它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为园林景色作着补充和衬托。只要留心观察一下,凡是曲径通幽处铺地的花纹,多是简练的几何线条,增添着幽邃的氛围;而在柳暗花明处,色彩绚烂的图案似与鲜花斗妍,渲染出热烈的景象。网师园占地不足一亩,是一处具有淡雅明快的明代风格的小园林,花街铺地采用了美丽繁复的大花样,调谐着游人的美感。而以建筑华丽著称的留园,则常衬以朴素自然的构图。具有独特风格的江南园林艺术体系,是因为花街铺地才臻于高度的完美。试想一下,如果代以石板路,水泥路,柏油路,游园者倒会感到美中不足,大为扫兴了。
    花街铺地是造园工匠的创造。
    传说古时,一座园林落成后,剩下一堆碎砖残瓦,在清扫它们的时候,有位能工巧匠顿生异想:为何不能将它铺成好看的路面呢?于是,腐朽化为神奇,犹如艺术大师最后不经意的一笔。使这座园林达到至美的境界。这一无名氏创造的路的艺术从此流传下来,直到今天。
    自从认识了花街铺地,苏州园林的情致在我心目中更多了一层深意。
    (选自《文汇报》1986年1月14日)

【问题】
    18.文章第二段详尽地叙述花街铺地的各种图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9.根据原文,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花街的特点。(限20字内)(4分)
    20.文章最后一段“自从认识了花街铺地,苏州园林的情致在我心目中更多了一层深意。”这句话有什么含意?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6分)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在叙述花街所用材料,花街所构成的各种图案时,笔触细腻,让读者眼前似乎出现了一条真切可感的“花街”。
    B.作者认为花街不仅可以引领人去领略园林的无限风光,而且可以为园林景色作着补充和衬托,成为园林景色的一部分。
    C.文章只是通过个别举例来阐述和挖掘花街铺地在园林中的各种变化及其在园林中的意义。
    D.曲折宛转是本文布局谋篇上的特色。如在文章结尾处,追述花街铺地的由来历史,使人有一种柳暗花明,别有洞天之感。
    E.本文风格细腻曲折,语言纯净灵秀,反映了作者对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深厚造诣。

【参考答案】
    18.(1)具体交待花街命名的由来。
    (2)为下文花街图案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描写作铺垫。
    19.(1)精致细密
    (2)曲折宛转(或迂回曲折)
    20.(1)突出了花街铺地在苏州园林中的意义这一主旨。
    (2)既呼应上文,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1.CE
    解析:C,从文章第七段“凡是”、“多是”等词来看,文章先是通过整体说明来阐述花街铺地在园林中的各种变化的。E,“反映了……”分析过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