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深厚的颓

发布时间:2021年5月15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8319浏览:

【原文】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深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ll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问题】
    19.“不能自已”的意思是什么?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20.作者写了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为什么又拓展开去写外国诗人甚至囚犯都对秋有着“深情”?(2分)
    21.写出表明这一段文字主旨的句子。(2分)

【参考答案】
    19.“已”是“停止”的意思,“不能自已”即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表明了对于秋天的“深情”,是不以自己的情感为转移的,是一种由不得自己的复杂感情。(4分)
    20.表明人对于秋的“深情”具有普遍性,是没有国别、人种和阶级的区别的。(2分)
    21.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感触来的。(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