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道上

发布时间:2021年6月22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作者:宋荦文章ID:49221浏览:

【原文】
    邯郸道上
    清·宋荦
    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
    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

【问题和参考答案】
    8.诗歌前两句是如何写景的?(5分)
    【答案】
    诗歌前两句通过视听结合的手法(1分)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古道秋景图,(2分)听觉是“秋声”,视觉为“古木”“荒祠”“秋水”。(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写景方式的题目,主要从顺序、着眼点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回答,此题主要是视听结合,答题时找到视觉和听觉,然后答出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诗歌的结尾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是如何表达的?(6分)
    【答案】诗歌的结尾两句含蓄地表达了对步卢生后尘、热衷功名利禄的“名利客”的讽刺(4分)。是借用卢生“黄粱一梦”的典故表达的。(2分),
    【解析】
    试题分析:“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古道上南来北往的人流确实如此热闹非凡,他们不惜背井离乡客游在外,他们栖栖遑遑,熙熙攘攘,或为名来,或为利往,尽管一路劳顿满身风尘,然自古而今,曾无已时。“多少往来名利客”,是诗人无限感慨之词,而“满身尘土拜卢生”更是作者指迷起顽的主旨所在。卢生之典,最早出于东晋干宝《搜神记》之“卢汾梦入蚁穴”,尔后又见诸刘义庆《幽明录》之“焦湖庙祝”。唐代文学家沈既济据此写成传奇小说《枕中记》,这个流传久远的故事说的是在邯郸的一个客店中,少年卢生因功名未就,郁郁寡欢,叹息不已。道士吕翁看到后,便从囊中取出一枕,给卢生垫在脑后以使入睡。卢生熟睡后做了个青云直上,飞黄腾达的美梦,正当他在梦中尽享天上人间的荣华富贵之时,却被人唤醒,自己睁眼一看,发现仍睡在简陋的客店之中,而店老板所蒸的黄粱小米饭尚未熟透。这个故事比喻人生功名富贵之短暂虚幻。但世上又有多少人能明白道士之苦心,残破其中之机关。往日的赵国都城,如今已经衰败不堪。这里曾经是许多英雄豪杰奋斗过、创造过丰功伟绩的地方。由于社会的变化、人世的沧桑,这一切早已无影无踪。这古木荒祠,既是历史变迁的表征,也是它的见证。看到这些,热衷名利的人应该大彻大悟了吧。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邯郸道上不是仍然有许多人为了追逐名利,游宦四方,来往不停地奔波着吗?尽管他们浑身沾满了尘土,还是不顾疲倦地去拜谒卢生。其实,名利富贵只是黄粱梦而已。他们真是愚不可及!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落梅

    【原文】 落梅 (宋)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

  • 野老

    【原文】 野老① 【唐】杜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②下,贾...

  • 好事近·梦中作

    【原文】 好事近 梦中作 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 江村

    【原文】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

  • 送严士元 芙蓉楼送辛渐

    【原文】 送严士元 刘长卿① 春风倚棹阖闾②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

  • 溪居

    【原文】 溪居 【唐】柳宗元 久为①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