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夜寄诸弟

发布时间:2021年6月28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作者:韦应物文章ID:49431浏览:

【原文】
    新秋夜寄诸弟
    韦应物①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注]①这首诗写于唐建中四年(783年),诗人由比部员外郎升任滁州刺史,感秋而有此作。

【问题】
    8.请指出这首诗颔联的妙处,并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答案】①构思巧妙。“高梧”对“空斋”,写出环境的空寂和作者的孤独;“一叶下”对“归思多”,表面是因“叶下”而生“归思”之想,实则是因空斋中作者的思念才使他注意了节候的变化。(3分)②手法巧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一叶下”与“归思多”对比,表现出诗人无限的思归之情。(2分)(如答情景关系,衬托均可)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句赏析的题目主要从诗歌的情感的表达,构思的精巧,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情景的关系和特殊手法的运用的角度着眼分析,分析时注意结合诗句作答,此题主要是构思和手法的运用。
    9.【答案】①对诸弟的思念之情。(1分)②对百姓疾苦的忧虑之情。(2分)③对自己的劝勉之情:珍惜时光,勤政爱民,有所作为。(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寄诸弟”,注释中的“升任滁州刺史”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归思”“蹉跎”“忧人”作答。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寄诸弟”,注释中的“升任滁州刺史”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归思”“蹉跎”“忧人”作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

  • 春暮西园

    【原文】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

  • 长相思

    【原文】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孤灯不明思...

  • 听听那冷雨

    【原文】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

  • 虞美人

    【原文】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

  • 塞下曲

    【原文】 塞下曲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