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四十五归东都

发布时间:2021年7月13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徐铉文章ID:49970浏览:

【原文】
    送王四十五归东都
    徐铉
    海内兵方起,离筵泪易垂。
    怜君负米去,惜此落花时。
    想忆看来信,相宽指后期。
    殷勤手中柳,此是向南枝。
    【注】“四十五”是在兄弟(包括从兄弟)中的排行,“王四十五”是徐铉的朋友。东都:江都府,即今江苏扬州。负米:指孝养父母。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紧扣题目,先写送别的天下形势,一个“方”字,自然引出“泪易垂”。
    B.王四十五是为了赡养父母而不得不与作者离别,作者被他的孝心感动。
    C.“落化时”点明离别的时间,落花时节本应逢君,如今却要分离,乐景写哀情。
    D.作者折柳相赠,离别之后柳枝向着南方,借向南之枝,表达作者此时的心情。
    E.本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前四句实写离别之境,后四句遥想别后之思。
    15.全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CE(选C给2分,选E给3分。选A、B、D不给分。)
    【解析】C项,“乐景写哀情”理解错误,这里用“落花”烘托离情,属正衬,不是反衬。E项,“后四句遥想别后之思”错,后四句是对朋友的安慰与表达不舍之情。“殷勤手中柳”一句也并非虚写。
    15.通过“泪易垂”“手中柳”表达了作者与朋友离别的伤感。对朋友在天下大乱之时能回家孝养双亲的赞美。对朋友的劝慰:以后彼此可通信,还有相逢之期。(每点2分)
    【赏析】
    首联先写送别时的形势。朋友相别,离愁别绪,本来就够凄苦的了,又值兵乱不绝,更令人焦心,自然在离筵上“泪易垂”。颔联写离别之因,并抒发了诗人的惜别之情。王四十五冒着战乱,回家尽孝,而我只得在此送别,只可惜辜负了春光。颈联语气一转,由伤离而劝慰。一别之后,可以鱼雁往来;相互宽慰,终还有相逢之日。末联说:作者情意殷勤,折柳相赠,君须记取,这是向南之枝。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东都江都在江北,江宁则在江南,友人虽北去,然而思念朋友之时,必定会翘首南望的,所以特地说“此是向南枝”。这样,末联以折柳相赠,慰藉友人,归结全诗。
    此诗表达了朋友间的真挚情意,打写了离别时的缠绵情思,但伤别之中有劝慰,并不一味消沉。诗的语言也平易朴实,颇能感动人。在送别诗中,是一首上乘之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