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又围绕着志愿填报忙碌起来。面对那么多学

发布时间:2021年7月14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0022浏览:295

【原文】
    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又围绕着志愿填报忙碌起来。面对那么多学校和专业该如何选择,让一些考生和家长犯难,这也让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辅导市场(    )——“大数据预测录取概率”、“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填报服务(    ),要价数千到数万。天价志愿咨询的最大卖点,就是大数据。【据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否认。】事实上,全国还没有哪家单位或企业建立起真正的高考志愿“大数据库”。所谓数据,真实的情况是,高校网站、媒体每年都会公布一些录取信息,还有一些其他公开渠道的数据。商业机构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进行整合,冒充来自特殊渠道的大数据。
    众所周知,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划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某一区域内的高校招生计划、当地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高考试卷的难易程度等都有可能让分数线出现波动。拿往年的“大数据”来套用今年的分数线,无异于(    )。至于商家倾情推销的“专家”,也未必靠谱,他们的眼里恐怕更多的是利益。
    (    )的事情是整顿市场乱象。从媒体调查的情况来看,关于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市场,不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    】。有关部门应及时出手,不能任由高考志愿填报市场野蛮生长。此外,也应尽力拓展渠道,为考生提供正规、科学的填报志愿辅导服务。

【问题和参考答案】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否认。
    B.据调查,很多机构商家宣传的大数据来自于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否认。
    C.据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所否认。
    D.据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相关部门予以否认。
    答:A(B成分赘余,去掉“来自于”中的“于”,另外从语境语意的角度,去掉“很多机构商家宣传的大数据”中的“的”;C项,句式杂糅,去掉“据”或“发现”,去掉“被……所”中的“所”;D项句式杂糅,去掉“据”或“发现”,末句依陈述角度的一致性,选择被动句表述为佳)
    18.下列在文中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而且监管部门在这块灰色地带基本处于放任状态。
    B.而是监管部门在这块灰色地带基本处于放任状态。
    C.而是考生和家长确实从这块灰色地带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
    D.而是监管部门在这块灰色地带管理监督不得力不到位。
    答:B(A,注意前后语言形式上延展呼应,“不是……而是”的句式搭配;C项,“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语意游离中心;D项,与后文语意不照应统一,注意“出手”“野蛮生长”之意,意味着不是“不得力不到位”。)
    19.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炙手可热    五花八门    刻舟求剑    当务之急
    B.应运而生    五花八门    刻舟求剑    迫在眉睫
    C.应运而生    琳琅满目    固步自封    迫在眉睫
    D.炙手可热    琳琅满目    固步自封    当务之急
    答:B(炙手可热: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中性词。前者望文生义。五花八门:联合式中性成语,作谓语、定语,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这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后又把它用作比喻各行各业的暗语。现常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与语境中的情感色彩及对象不妥。刻舟求剑: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前者强调“做事不知变通”,后者强调查“不求进步”。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与后面的“事情”有重复,用法错误;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