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材料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政策环境的优化,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无论是传统的医院和相关企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平台,都乘着人工智能的东风,进行着相关布局。
在安徽省立医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云医生”平台,医生可以在诊疗过程中通过智语音技术,在手持设备上完成病历处理等各项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该医院与科大讯飞共同研制的智能医学彩像辅助诊断系统,帮助医生迅速作出判断,有效减少了误诊、漏诊等问题。
人工智能不仅提升了医疗工作效率,也成为实现医疗资源公平的必要条件之一。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鼓励“互联+”医疗服务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
近日,由健康点与飞利浦联合发布的《中国医疗人工智能产业报告》显示,目前医疗人工智能已经在智能分诊、影像识别、病例辅助诊断、个人健康管理、基因测序、新药研发等领域有所应用,覆盖了医疗产业链条上的医疗、医药、医保、医院四大环节。
例如,在医药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药企提高新药研发效率;在医保环节,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医保相关方进行控费;在医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或是部分取代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如导诊等。
医疗影像是目前医疗人工智能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日前,在中国举行的一场“人机大赛”中,一个名为“BioMind天医智”的神经影像AI辅助诊断系统,在比拼脑部核磁影像诊断的比赛中,战胜了海内外25名神经影像领域的资深医生。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认为,人工智能具备强大运算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应用前景广阔,尤其是在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
(注: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集,推动计算机智能取得长足进步。它用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能力来模拟深度神经网络。从本质上说,这些网络模仿人类大脑的连通性,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并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如果有新学习的知识,无须人工干预,机器就可以将其见解应用于其他数据集。机器处理的数据越多,它的预测就越准确。)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材料二:
在日前举行的微软人工智能大会上,有一位特别嘉宾——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宋吴旻。他在一岁时失去听力,被诊断为终身听力严重损伤。在妈妈的支持下,他经过不懈练习学会发声,不但和同龄人一起学习生活,还考上了南京工业大学。
宋吴旻在大会现场通过语音服务设备演示了一场对话。针对宋吴旻声音特点定制的语音识别模型能以极高的准确度将他努力发出的语音转换成文字,还能同步翻译成英语或其他语种,真正实现无障碍沟通。
这是技术变革给人类健康带来的福音。
优质医疗资源不足是医疗领域的突出问题。中国现在依然面临医疗资源总量较少、资源分配不平衡、医疗人才缺乏的问题。
在采访中,武汉协和医院骨科教授叶哲伟和维卓致远医疗科技首席运营官阿布都热依木,向记者描绘了一幅推动全民共享医疗资源的未来图景,可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学医难”的问题。
叶哲伟说,技术进步得以让医疗资源和服务更好地下沉到中国农村、偏远城市等基层,节省时间和精力成本,“越是紧急、严重的病症,越能体现技术的价值”。以他所实施的混合现实技术远程会诊为例,并不增加患者的医疗检查成本。
阿布都热依木说,数字医疗平台不受时空限制,能惠及更多医生和医院。
(摘编自《人工智能,开启更多医疗可能》,有删改)
材料三:
欧洲一家咨询机构Fujitsu EMEA的CTO Joeph Reger分析认为:“人工智能正在颠覆商业运行模式,而且将会改变医疗机构为患者创造真正价值的方式。各行各业通过合作模式,迅速将商业需求同人工智能科技相结合,就能获得巨大益处。”
不过虽然机器学习的过程被认为可以节省时间,但是只有占有足够的数据,人工智能应用才能成功,因为数据是人工智能系统的“命脉”所在。
Joseph Reger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越来越深,甚至可以在疾病症状表现出来之前准确预测将来的疾病。而且只有在掌握海量数据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人工智能应用将会带来岗位需求增加,而不会取代人的职位。”
来自中国的推想科技创始人、CEO陈宽也表述了类似观点,他认为人工智能科技从任何角度来看都不会取代医生。“人工智能应用旨在清除大部分高度重复性工作,从而帮助医生能够更迅速地提供更准确的报告。”
(摘自《英国和中国的人工智能医学应用已经改变未来》,有删改)
【问题】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无论是在医疗领域、医保领域,还是在方便患者就医上,均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B.我国目前依然面临医疗资源总量较少、资源分配不平衡、医疗人才缺乏,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C.数据是人工智能系统的“命脉”所在,所以人工智能的成功运用需要占有足够的数据。
D.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将来有可能取代医生的职位。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使是听力受到严重损伤的患者,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让其恢复到正常状态。
B.人工智能能帮助医生迅速作出判断,清除所有高度重复性工作,从而为医生更快地提供更准确的报告。
C.数字医疗平台不受时空限制,又不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可以有效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学医难”的问题。
D.人工智能在“人机大赛”中获胜,说明人工智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人的大脑。
6.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未来会给医疗卫生事业和社会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6分)
【参考答案】
4.D
【解析】D项,“将来有可能取代医生的职位”分析有误,根据材料三可知,人工智能应用只会带来岗位需求增加,不会取代人的职位。
5.C
6.医疗卫生事业:(1)可以更好地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对医疗、医药、医保、医院工作会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1分)(2)促进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1分)(3)解决目前存在的医疗资源总量较少、资源分配不平衡、医疗人才缺乏的问题。(1分)
社会生活:(1)可以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1分)(2)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1分)(3)人工智能颠覆商业运行模式,改变医疗机构为患者创造真正价值的方式,带来更多益处。(1分)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人工智能技术未来会给医疗卫生事业和社会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由材料一第二段中“医生可以在诊疗过程中通过智语音技术……帮助医生迅速作出判断,有效减少了误诊、漏诊等问题”可以总结出可以更好地提高医疗工作效率。由材料二中的“阿布都热依木说,数字医疗平台不受时空限制,能惠及更多医生和医院”可总结出人工智能可以促进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由材料一中“由健康点与飞利浦联合发布的《中国医疗人工智能产业报告》显示……覆盖了医疗产业链条上的医疗、医药、医保、医院四大环节”可总结出对医疗、医药、医保、医院工作会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由材料二中“这是技术变革给人类健康带来的福音”可总结出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由材料三中“人工
智能应用将会带来岗位需求增加,而不会取代人的职位”可以总结出人工智能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