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什么用?这真的是个【 】的问题。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有什

发布时间:2021年7月26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50364浏览:

【原文】
    科学有什么用?这真的是个【    】的问题。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有什么用?光合作用不会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一点就停止,人类还是一样昼作夜息。知道电磁波有什么用?我们一样熟练地使用手机,天涯若比邻;一样用X光检查身体,保障健康。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但是,这句话不能【    】的理解,认为“科学技术必须是生产力”或者“不能马上转化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就是无用的”。布鲁诺绝不是因为预测到今天的人造卫星,才用生命捍卫“日心说”“新宇宙观”的;詹姆斯·麦克斯韦在1865年做出关于电磁学的理论预测时,也肯定不会知道将开启一个新世界。
    虽然今天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不再【    】,科学发现到技术突破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但距离仍然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类对自然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很多时候,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仅仅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有发现美的需求和满足好奇心的渴望。因为人类的幸福感,(    )。也只有在对自然的不断认识中,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我。这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

【问题和参考答案】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擢发难数    不胜枚举    蠡测管窥    大相径庭
    B.众口难调    不胜枚举    蠡测管窥    泾渭分明
    C.擢发难数    琳琅满目    孤陋寡闻    泾渭分明
    D.众口难调    琳琅满目    孤陋寡闻    大相径庭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众口难调:比喻做事很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由语境“难以回答的问题”来看,应选“众口难调”。不胜枚举:举也举不完,形容很多。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由语境“这样的事情很多”来看,应选“不胜枚举”。蠡测管窥:比喻见识片面狭窄,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孤陋寡闻: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或对世事了解的不多。由语境“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不足”来看,应选“蠡测管窥”。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由语境“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来看,应选“泾渭分明”。故选B。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被无数事实和历史证明的伟大论断。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该句存在着成分残缺的语病。A项加上谓语“是”,但是主宾仍搭配不当;B项加上“这”,但是句子缺少谓语“是”;D项将“无数事实”和“历史”更换位置,并没有改变成分残缺的语病。故选C。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不仅来自对更广袤、更深邃的精神世界的追求,还来自物质的满足
    B.不仅来自物质的满足,还来自对更广袤、更深邃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C.不是来自物质的满足,而是来自对更广袤、更深邃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D.不是来自对更广袤、更深邃的精神世界的追求,而是来自物质的满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选用句式。首先从上文“仅仅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有发现美的需求和满足好奇心的渴望”来看,该处应强调的是人类幸福感的精神需求,因而,该句应选用递进关系。从选择项来看,“不仅……还……”表递进关系,“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故排除CD两项。既然是递进关系,应先物质后精神,A项将“精神追求”排列在前,而“物质”在后,不合逻辑,故排除A项。故选B。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