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一个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一个属于人文社科领域,两者的字面意义似乎有着【 】。然而,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其实是【 】的。科学理论与技术在作用于社会时,( );而媒介素养如果脱离了科学基础,就难以对社会面貌形成客观认知。
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科学上的权威理论要接受质疑,被后人不断完善,甚至被否定;同样,信息传播也需要质疑。【如果受众看到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食品安全谣言【 】,有的虽然被反复辟谣,却依然在某些情况下【 】。一个谣言传播的时间越久、范围越大,彻底消除的难度就越大。每一个公民都有阻止谣言传播的责任,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助长谣言传播的气焰,提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应当成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角色认知。
【问题】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相径庭 相反相成 不胫而走 满城风雨
B.天壤之别 相辅相成 来势汹汹 甚嚣尘上
C.大相径庭 相辅相成 不胫而走 甚嚣尘上
D.天壤之别 相反相成 来势汹汹 满城风雨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才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
B.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
C.才直接关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
D.就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受众如果看到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B.如果受众看到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C.受众如果看到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D.如果受众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看到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参考答案】
17.答:B
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天壤之别:形容极大的差别。由“有着”可知,此处应选用一个名词,故“天壤之别”更恰当。
②相反相成: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由后文可知,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是互相补充的,故选用“相辅相成”。
③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来势汹汹:形容人或事物到来时的气势很猛烈。此处是指谣言的气势猛烈,应选用“来势汹汹”。
④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此处指谣言的嚣张,应选用“甚嚣尘上”。
18.答:D
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
才: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
就: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
A、C两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B.不合逻辑。“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应在前,“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应在后。
19.答:C
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
一是关联词语语序不当,导致主语残缺,应将“受众”移至“如果”前;
二是语序不当,根据逻辑关系,应将“助推谣言的再传播”和“被谣言蒙蔽”互换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