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

发布时间:2021年8月7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苏轼文章ID:50604浏览:

【原文】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
    苏轼
    晚照余乔木,前村起夕烟。
    棋声虚阁上,酒味早霜前。
    远谪何须恨,来游不偶然。
    风光类吾土,乃是蜀江边。

【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诗人选取了“晚照”“前村”“夕烟”等典型的意象,营造出一派宁静和谐的气氛。
    B.颔联以声衬静,高高的阁楼上传来清亮的下棋声,虽有声音,但更衬托出环境的安静。
    C.颈联中,诗人说被贬到这里也没有什么怨恨的,表达了诗人的乐观旷达,又有一点自嘲的意味。
    D.尾联中,诗人由被贬之地的风光想起自己的家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情感由此转向悲伤。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参考答案】
    答案:1.D;
    2.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歌前两联选取了“晚照”“乔木”“前村”“夕烟”“棋声”“虚阁”“早霜”等意象,描写了一幅宁静淡雅的画面,衬托出诗人平静自足的心情。
    ②直抒胸臆。诗歌后两联写诗人被贬远地却不怨恨,因为这并不意外。这里风景优美,如同家乡蜀地,在这里可以找到家乡的感觉,充分体现了诗人的乐观旷达。
    解析:1.尾联中,诗人看到被贬之地的风光像自己的家乡,在这里就如同在蜀江边的家乡一样,表现出了诗人的乐观旷达。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
    【诗歌鉴赏】《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写诗人被贬远地后却没有太多被贬的忧伤,诗作倒更像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人通过“晚照”“乔木”“前村”“夕烟”“棋声”“虚阁”“早霜”等意象,描写了一幅宁静淡雅的画面,衬托出诗人平静自足的心情。夕阳的余晖静静照在乔木上,前村升起炊烟。阁楼上传来清亮的棋声,还在早霜之前,诗人已闻到新酿美酒的味道。诗人觉得被贬谪到此地,无须怨恨,因为这并不意外。这里的风光像蜀地,这里很像蜀江边的家乡,这充分体现了诗人的随缘自适、乐观旷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