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小说史上,无论就哪个方面而言,《红楼梦》都是一座难以逾

发布时间:2021年8月17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7日作者:未知文章ID:50898浏览:

【原文】
    在中国小说史上,无论就哪个方面而言,《红楼梦》都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红楼梦》是中国小说中反映时代最深刻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思想性。《红楼梦》的叙事结构也有重大突破。它改变了以往多数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时空,情节的推移具有整体性,表现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红楼梦》的语言运用更是达到了【    】的地步。它以北方口语为基础,【    】传统文言中的精华,融会贯通,形成高度艺术化的文学语言。作者往往只需【    】,就可以勾画出一个个性鲜明的形象;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都独具个性,像宝钗的雅、黛玉的尖、凤姐的俗、薛蟠的粗等,这使读者仅凭这些语言就可以【    】人物。作者的叙述语言,如小说里的诗词曲赋,不仅能与小说的叙事融为一体,而且也能为塑造典型性格服务,即“诗如其人”——(    ),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由于以上卓越的各方面的成就,使《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上或是在艺术上都别具风貌】,呈现出永久的艺术魅力,卓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问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登堂入室    兼采    简明扼要    判断
    B.登峰造极    兼采    三言两语    判别
    C.登峰造极    兼顾    简明扼要    判断
    D.登堂入室    兼顾    三言两语    判别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其与小说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口气高度切合
    B.小说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口气与其高度切合
    C.与小说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口气高度切合的是诗词曲赋
    D.使其与小说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口气高度切合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以上卓越的各方面的成就,《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上或是在艺术上都别具风貌
    B.以上卓越的各方面的成就,使《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上或是在艺术上都别具风貌
    C.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卓越的成就,使《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上或是在艺术上都别具风貌
    D.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卓越的成就,《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上或是在艺术上都别具风貌

【参考答案】
    1.B
    第一空,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艺达到很高水平。登峰造极:登上峰顶,到达最高处,比喻水平达到最高点。“登堂入室”指水平高,“登峰造极”指水平达到最高境界。根据前文“在中国小说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可知,此处选用“登峰造极”更合适。第二空,兼采:同时向多方面采取。兼顾:同时照顾几个方面。此处是说《红楼梦》的语言除了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还吸收了传统文言中的精华,故选用“兼采”更合适。第三空,三言两语:指很少的几句话。简明扼要: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明了,抓住要点。此处是说《红楼梦》作者用很少的话就可以勾画出一个个性鲜明的形象,故选用“三言两语”更合适。第四空,判断:①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在形式逻辑上用一个命题表达出来。②断定。③判决(案件)。判别:辨别(不同之处)。语境说的是凭借这些个性鲜明的语言就可以区分不同的人物,故选用“判别”更合适。
    2.A
    结合括号前内容可知,此处说的是小说里的诗词曲赋对塑造人物典型性格的作用,再由“如小说里的诗词曲赋……即‘诗如其人’”可知,括号内的语句的主语应为诗词曲赋(即“其”),故选A。
    3.D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第一处,定语语序不当,应将“卓越的各方面的成就”改为“各方面的卓越的成就”;第二处,成分残缺,介词滥用导致主语残缺,可删去“使”。综合分析,D项修改最恰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送凌十一①归长沙

    【原文】 送凌十一①归长沙 曾国藩 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 世间万事皆前...

  • 雨雪曲

    【原文】 雨雪曲 江晖【1】 边城风雪至,游子自心悲。 风哀笳弄断,雪暗马行迟。 轻...

  • 终南山

    【原文】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

  • 幽州新岁作

    【原文】 幽州新岁作 [唐]张说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嗟人事常无定,...

  • 梅花绝句 见梅

    【原文】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

  • 念奴娇·春情

    【原文】 念奴娇 春情①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②近...